中國夢 航天情——金銀幣上的中國航天印記 |
小的時候,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明朝末年時候,有一個叫萬戶的士大夫,他一直向往著到月亮上去走一遭,去看看有沒有傳說中的嫦娥、玉兔、廣寒宮和桂樹。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有一天,萬戶叫仆人把他綁在自己設計的蛇車上,在蛇車上綁了47個自制的火箭,手里舉著兩個大風箏,并吩咐他的仆人點上火箭,以實現他上天的夢想,仆人很是憂心地勸他不要冒險,而萬戶卻正色道:“為了中華民族的夙愿,今天我寧肯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后世探出一條航天路來。”仆人聽從了他的話點燃了火箭,結果火箭爆炸,萬戶不幸身亡,但手里卻緊緊地攥住那兩個他寄希望于能飛天的風箏。——這是中國著名航空航天科學家錢學森在和年輕人交流時引用導師王士倬講的《萬戶飛天》的故事,這個故事剛聽起來有些滑稽可笑,但是聽到最后令人血脈賁張,內心無比的激動,以至于這位英雄的事跡在多年以后還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從明朝以后,中國的航天事業就再也沒有發展。后來中國倍受列強屈辱,但是萬戶飛天的故事卻得到了世界的公認:美國一位名叫詹姆斯.麥克唐納的火箭專家稱萬戶是人類第一位進行載人火箭飛行嘗試的先驅者,無獨有偶美國的另一位火箭專家赫伯特.S.基姆說萬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是中國最聰明的人。萬戶為了人類能夠實現航天夢,為了實現航空史上的中國夢,用生命譜寫了一曲航天史上絢麗多彩的偉大篇章。在今天,眾多的中國航空航天科學家位了祖國的強大,也為了中國從此不再受列強的屈辱,而在航天事業上不懈努力,這種兢兢業業的精神值得國人學習。 解放后,在新中國老一輩領導的關懷下,中國新老兩代歷經數載艱苦探索,使得中國的航天工業達到了空前的發展與壯大,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崛起已經在世界的高科技舞臺上嶄露頭角,躋身于世界航天領域前端。1999年11月20日,神州1號飛船承載著國人的夢想與希望順利起飛,從此真正意義上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大幕。 2003年10月15日,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模擬承載試驗后,神州5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楊利偉順利升空,其后安全返回。這項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工業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為此,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套以“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為主題的彩色金銀紀念幣,其中彩色金幣、彩色銀幣的規格分別為1/3盎司和1盎司,金幣發行量為3萬枚,銀幣發行量為6萬枚,金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