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 和諧之美——中國京劇藝術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將相和”銀幣賞析 |
幣面上,藺相如是個純粹的文老生形象,素臉——行內術語為:俊扮;他頭戴相巾,抹粉紅臉頰,高鼻、立眉、目似朗星,一掛黑色滿髯口,清俊而儒雅,盡顯其有膽有識之忠勇之像;兩人所穿都為蟒袍,清晰可見衣面上蟒形——四爪龍;藺相如為宰相所穿為杏黃蟒,圖案花式為團龍,嚴謹、文雅;廉頗為老將穿緗色蟒,圖案花式為行龍,形狀松散、呈騰躍狀,正是一文一武盡顯“和諧”之美。老生的唱法、旋律簡單、古樸,不尚花哨,極其規范、格律嚴謹,為京劇唱腔發展之藍本。
廉頗與藺相如的矛盾,不是雙方性格上的矛盾,也不是認識上的矛盾,而是雙方身份地位的矛盾。將相失和,起自廉頗。廉頗看不起藺相如,以致發展到諫阻封相,長街擋道,縱容尋釁,奏本不朝,所有這些,并不是嫉功妒位,而是基于戰國時代貴賤懸殊的社會風氣。這種狹隘心理,通過以國為重,不計私見的思想滌蕩,廉頗幡然猛醒、悔悟過來,表現出負荊請罪的勇氣和行動。因為廉頗的基本品質,原是與藺相如同樣地煥發著以國為重的光輝,并沒有嫉賢妒能的齷齪源泉,而是知錯就改的英雄本色。因此,廉頗的臉譜仍然是忠勇之像。
藺相如為戰國時趙國的上卿。司馬遷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寫到“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宦者令是宮中太監的首領,藺是他食客中的差吏。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差吏,卻演繹了一曲千古絕唱的《將相和》:
幣面色澤,一黑一白兩色髯口,須髯飄垂之態,色彩突出、奪人眼球,盡顯沉穩、持重的人物形象,同時也正符合京劇舞臺中色彩對比要求;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內涵之厚重;故事內容之文化底蘊,使該幣意寓豐富、深刻;體現出“和諧”的“整體”美——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之一的謝林說:“唯有整體,才是美的。”該幣飽含人性的多樣性:才能、寬容、品德,以及多種做人立世之傳統倫理,極富收藏、欣賞之價值。(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