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精衛——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精衛填海”銀幣賞析 |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這篇豪情萬丈、優美至情的詩,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愛國志士顧炎武對精衛填海的贊美。精衛,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
“精衛填海”是中國遠古神話中最為有名,也是最為感人的故事之一。
《山海經》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里有一種鳥,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這就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一次小女兒去東海邊游玩,不想卻掉進大海淹死了,她死后,靈魂化作一只小鳥,花頭、白嘴、紅足,長得活潑可愛,她悲恨無情的海濤毀滅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又想到別人也可能會再被奪走生命,因此不斷地從西山銜來一根根小樹枝、一顆顆小石頭,丟進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無休止地往來飛翔于西山和東海之間。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偉的志向,受到人們的尊敬。后世人們熱情贊揚精衛小鳥敢于向大海抗爭的、堅毅不拔地奮斗到底精神;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1月18日發行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主景均為瓊臺樓閣圖。1盎司彩色紀念銀幣背面為精衛填海圖案。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精衛填海”銀幣 幣面上,光潔鏡面映襯下,彩色高浮雕的精衛——一個花季少女凌空展翅于大海之上,羽翼豐滿的翅膀、稚拙之翼爪,體現出其海鳥之形:一襲水紅色的長裙極其體貼地,顯現出精衛不同凡人的海鳥之體態;精細淺雕體現出,精衛清秀、俊美、專注的面容,顯現其不知疲倦的堅毅之心;萬頃波濤之上,精衛長發飄揚、彩帶婉約縈繞、頸間項鏈依稀可見——以此擬人手法,既增加了視覺的美感,又使精衛形象更富人形具象的感染力;精衛頭戴花環、綠葉圍腰盡顯原始初初,人與自然的親近之感;人物附身藍色波濤、投擲之姿,樸拙、優美,構圖平衡對稱。
每一個美麗傳說的后面,人們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精衛在天地間無休無止飛翔、鳴叫,不停地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毫不懈怠地重復著銜與扔的工作。后來,一只海燕飛過東海時,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繼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