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鐘馗!——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鐘馗驅鬼”銀幣賞析 |
鐘馗,為我國民間傳說中驅妖逐邪之神,能捉鬼,啖鬼。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其所以無法通行,皆因有我鐘馗在此之故也”。
對普通百姓來說,“鐘馗打鬼”的故事幾乎人人熟知:說其丑,其貌鬼也怕;說其美,凈鏟世間邪惡事!民間流傳甚廣的鐘馗捉鬼圖,來自《唐·逸史》記載的一則故事:唐朝時終南山的一位出身貧寒的書生,自幼飽讀詩書,才華出眾。然而他相貌奇丑無比,絲毫沒有讀書人那種風流倜儻的儒雅氣質。鐘馗憑借過人的才華,一路過關最終考到殿試。但唐明皇偏偏無法容忍鐘馗的丑陋,取消了他的錄取資格。性格剛烈的鐘馗以頭觸階而死…… 那次考場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夢中被小鬼騷擾,無法安睡。一天深夜,他夢見一個小鬼偷偷潛入宮中,盜走自己心愛的樂器。懊惱間,唐明皇忽見一個藍衣身影從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驚醒過來,怪病從此不治而愈。回想夢中藍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書生鐘馗。于是請畫家繪制鐘馗神像,懸掛皇宮內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鐘馗名聲大噪,成為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
![]()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鐘馗捉鬼”銀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2月6日發行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正面圖案為瓊臺樓閣圖。其中一枚1盎司彩色紀念銀幣背面圖案為鐘馗驅鬼圖。該幣題材選此“鐘馗驅鬼”神話故事,再現了鐘馗捉鬼的雄姿。但見,本色鏡面映襯下,鐘馗一手持劍高舉過頭,一手握拳曲張有力,大紅官袍恣意飛揚,濃須虬鬢,豹目怒張;健步穩闊,威武剛健;精湛之微刻工藝,線條生動、極具張力,人物刻畫形神兼至,粗獷灑脫;其腳下、袖間簇簇火焰飄飛,既表現其驅鬼時的虎虎生風之氣,又體現出神話傳說之幻境。幣面色澤一反故事中,鐘馗最初的“藍衣人”書生之裝扮,采用后來演變之大紅官袍,增加了人物形象的震撼力、也迎合了人們鎮宅、祈福、吉祥的除邪、喜慶元素,更符合民族傳統文化的臆想。
鐘馗是丑陋,且又受尊敬的中國民間神話人物。這么丑又這么受尊敬,鐘馗則是獨一無二。一個傳說中的丑陋人物,怎么就會普及到婦孺皆知的地步?這種文化現象引起了歷代文人的注意,探究鐘馗起源的活動近千來從沒有停止過。朱熹注曰:“儺所以逐疫。”方相氏——遠古驅邪逐疫“儺儀”中的主神,身蒙熊皮,裝扮丑惡,可以收到以鬼嚇鬼的效果。而最早的鐘馗形象,就是來源于“儺儀”;據考證推論,其丑陋外貌,由頭戴可怖“方相氏”面具轉化而來。因此,鐘馗形象包含了豐富的民俗意味,又有中國特有的審美情趣,鐘馗之美,是一種審丑式的“逆美”,在中國畫中,這種“逆美”雄渾陽剛,已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重要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