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幣上的中國婦女(四) |
發布日期:11-07-04 16:26: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彭亮 |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9組)之蔡文姬紀念銀幣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蔡文姬紀念銀幣發行于1992年,其正面圖案是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和年號,背面為蔡文姬跪坐演奏古琴圖,并書“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幣面上緣刊“蔡文姬,約公元177—254年”字樣。該幣為精制幣,面值5元,最大發行量為30000枚,直徑36毫米,成色90%,重量22克,由沈陽造幣廠鑄造。整個幣面線條清晰明朗,闡述逼真。仔細端詳流落西域“十有二載呵氈幕風沙”遭受痛苦折磨的蔡文姬,讓人感覺透明、多重但又遙不可及。她是個才女,博學而有才辯,又妙于音律,看到這枚精制銀幣,她那叩天問地、以亂世訴身世之苦的《胡笳十八拍》隨即響于耳際,胡笳聲聲、凄涼透骨。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圍(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她一生坎坷,歷經三次婚姻,第一次嫁給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但好景不長,她丈夫因病去世,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第二次因被俘遠嫁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在飽受了異鄉、異族、異俗的十二年折磨后,被曹操重金贖回;第三次婚姻是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時年三十五歲,后來丈夫犯罪當死,她又放下尊嚴為夫求情。綜其一生,她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但在古代才貌兼備的才女中她仍是獨一無二的。
生活在繼續――這是她的幸運,背負著一個未知的將來,等待一直跟隨著她。再次拿起這枚僅有22克重的銀幣,發現,她的目光很安靜,總像是在凝視著什么,但她所凝視的又是他人所不知道的――像在遙遠之外,或者,在她的內心。蔡文姬生于亂世之年,卻集中了愛、美、純潔和安靜。要知道,這樣的女人,通常對什么都不抱怨,優雅、知性、溫順如銀。她總是陷于沉思之中,無論在何種情境之中她都是美好的,肉體和精神俱美。沙塵暴、尸衣、流放、遺忘、絲綢、乳汁、離散、救贖、水……最后,是一個女人堅如巖石的身影,一枚晶瑩透亮的精制銀幣。(供稿:長沙藏金閣錢幣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