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 真容畢現——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1公斤紀念金幣賞析 |
![]() 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幣于2012年5月24日(文殊菩薩的誕辰日,農歷四月初四)隆重發行了,共三枚金幣,兩枚銀幣。該套金銀幣的正面圖案均為國徽,莊嚴、肅穆,象征了五臺山立足于中華大地,以強大祖國為后盾,佛教建筑才能屹立千年而巋然不動,佛教文化才能發揚光大。
![]() 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佛光寺建筑造型。幣面采用了軸對稱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兩棵小點的樹對稱于寺門兩側,彷佛在迎接遠來的客人,兩棵大點的樹一上一下錯開位置,非但并沒有破壞軸對稱之美,反而讓幣面沒有了呆板之氣。
去過佛光寺或看過照片的人都知道,佛光寺被高大的樹木所包圍,在任何一個角度都很難看到全貌,而幣面上的佛光寺卻讓人視界開闊、眼前一亮。阻礙視線的參天大樹哪里去了?我認為,應該是被設計者有意去掉了,這樣才能全景展示佛光寺的面貌。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可能會破壞寺廟的神秘感且與實際不符,其實不然,藝術本來就是把普通的生活升華,形成滿足人們主觀與情感需求的意識形態。最有名的例子是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他把毛澤東右前側一根紅柱子大膽“抽掉”了,“抽掉”這根柱子,天安門廣場顯得更為開闊,相反如果畫上這根柱子反倒顯得累贅了。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筑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我想,佛光寺金幣的設計,應該也是出于這種考慮。
佛光寺金幣規格大,所以有足夠的面積將細節刻畫的更加清晰。大殿外觀簡樸大方,門窗、墻壁、斗拱、柱額等皆規整有序、結構精巧,牌匾上“佛光真容禪寺”六個大字剛勁有力,殿頂鋪蓋板瓦,脊料用獸開琉璃瓦,屋脊兩端矗立一對鴟吻,整體雍容大氣,不愧是佛教建筑中的精華之作,而登上幣面圖案后,更加光彩照人、宏偉綺麗,宛如仙境樓閣,令人神往。
佛光普照之中,寺廟真容畢現。欣賞著佛光寺金幣,心無雜念,讓我們細細品味那份屬于自己的感悟,若有失、若有得……(供稿:湖南藏金閣貿易有限公司) 作者:葉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