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金銀幣上的中國名畫之十三:二張合繪“孝道可風” |
發布日期:11-08-15 16:16: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徐龍輝 |
筆者在此說的“兩張”,分別指的是張大千和張善孖。他們是同胞兄弟,10弟兄中,張大千排行老八,張善孖是排行老二,張善孖長張大千7歲。張大千與張善孖關系密切。1918年,他們一同去日本京都留學,一學繪畫,二學染織。1931年,兩人又作為唐宋元明中國畫展代表,一同二赴日本。寓居上海期間,兩兄弟憑借高超畫藝,領袖風雅多時。
張大千的作品首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上亮相,是在1990年發行的庚午馬年金銀紀念幣項目上,當時,張大千臨摹的是敦煌莫高窟里的一幅“唐馬”,由此成為了庚午馬年金銀紀念幣中的扛鼎之作。隔年二度亮相,張大千與二哥張澤孖聯手,以一幅“孝道可風圖”,在辛未羊年金銀紀念幣中又占據了一席。畫家以聯手畫作入選,在生肖金銀紀念幣中,可謂是絕無僅有。
其實,張大千和張善孖曾經有過多次的合作,目前在市場能看到的,有《伏虎美人》、《十二金釵圖》、《黃山記游》、《皆大歡喜圖》等。自然目前的價格早已不菲。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辛未羊年金銀紀念幣,選自他們聯手的《四羊圖》。說是合作,張大千只是題款:“潔白孝子心,晨羞宜可獻。嗟哉轉蓬人,春暉負衣線。‘下落’善子大千合作”,上壓印鑒為“大千居士”。畫面上的“四羊”,則出自張善孖之手。4只羊兩大兩小,大羊一黑一白,羊角一直一卷,神態一昂首,一低頭。幼羊一臥一跪,臥者獨自嬉戲,跪者正吸吮母羊之乳。左落“虞山戴行之審定”鑒藏印。張善孖,名澤,字又作“善子”、“善之”,號虎癡。張善孖善山水,善花卉,善走獸,尤精于虎。張善孖畫虎,以“十二金釵”形容,且摘《西廂記》句題,如“臨去秋波那一轉”、“怎么回不過臉來”、“終日價情思睡昏昏”等。以美人形容猛虎,新意十足。
![]() 1991中國辛未(羊)年5盎司紀念金幣背面圖案《孝道可風圖》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辛未羊年金銀紀念幣,以原作為藍本,但局部有較大的變動,原作上的4羊,縮減為3羊,原作中的臥坐幼羊,在幣面上消失了。這一變動至少突出了兩大主題:一,“孝風”主題。漢何休注《公羊傳》“腶脩云乎”文:“羔取其執之不鳴,殺之不號,乳必跪而受之,類死義知禮者也!庇纱艘辏肮蛉椤眴沃浮靶⒘x”之意。此為“跪乳”圖解;二,“計生”主題,一父一母,帶一個孩子,3口之家,符合我們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當然,后者只是笑說。如此一變動,“孝風可道”走到臺前,成為重要主題。山之坡,水之濱,公羊挺立如山,母羊慈愛似海,幼羊中跪乳其下,溫馨畫面,生動感人。后置的雜草茂密,前置的野花盛開。精到粗處,繁生簡筆。孝道是做人之本,沒有文字之分,沒有民族之別,沒有信仰之異,沒有國界之區,沒有時空之限,它是人類生命的共同大道,也是宇宙生生不息原動力。畫家以跪羊圖取意,以生動溫馨畫面詮釋,既形象,又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