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紀念幣上的一代繪畫大師徐悲鴻(九) |
大師徐悲鴻畫“雞”之興未盡。
相隔12年,從“辛酉”到“癸酉”,徐悲鴻帶著他的“雞”,再度走進“生肖”金銀紀念幣。
不過,12年前,首輪生肖金銀紀念幣開篇,徐悲鴻是一雞獨鳴天下。12年后,二輪生肖金銀紀念幣啟動,徐悲鴻雖也有參與,但只能作為一員,與齊白石、白銘、劉奎齡等畫家,同唱一出華麗的“癸酉雞”金銀紀念幣大戲。好在徐悲鴻的“雞”有3只,數量上略占優勢。
1993中國癸酉(雞)年1/2盎司梅花形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單只的仍為“雄雞圖”。但這一只,與“辛酉雞”有所不同,是地地道道引頸向天高歌的大公雞。看得出大師是用飽滿激情一揮而就的,濃淡筆墨,濃時成桶任意潑灑,淡時濕墨悄然潤染。由此,公雞身上的羽毛,細之處柔順溫婉,艷麗動人。粗之時傲然挺立,神采飛揚。尤其是頭部的描述,上冠高聳,下冠低綴,圓目怒睜,看得出此時的雄雞,正鉚足了一股勁,想以它的微薄之力,把東方的那一輪麗日,給生生的喊出來。徐悲鴻畫雞,體現慈愛一面的母雞與表述溫情一面的雞雛很少,他筆下的雞,或劈皴,或焦墨,或淡墨,躍然于紙上的,多昂首挺立,多怒發沖冠,更如奔赴戰場的壯士。這種粗獷,這種奔放,通過貴金屬貨幣浮雕工藝的再創作,更雄勁有力地呈現出來。
徐悲鴻“雄雞圖”題款,喜歡用《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句,這也與他所處亂世有關。尤其是1930年代,國土淪陷,家園喪失。這讓畫家悲憤不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原意是癡情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用于此,景不同,情相近:寒秋之晨,風雨漫漫,天色昏暗,雄雞啼叫不止。眼見大好河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慘遭蹂躪,痛苦、凄涼、悵惘,憤怒,積壓于胸間,如烈焰之山,隨時隨地都會強烈的迸發出來。帶著這樣的心情作畫,呈濃郁象征色彩的雄雞圖,自然也把畫家所有的感觸,都融于其中了。
如此之大義的雄雞,鳴叫之時,立于何處?徐悲鴻另類處理,一方直立的朽木之上。焦墨手法瀟灑帶出來的幾筆,卻濃烈有加,更襯托雄雞鳴叫之壯。為了更直接體現主題,大師索性在朽木之側,畫了兩朵盛開的向日葵。向日葵不好入畫,至少很難在中國畫的畫面上,體現出悠遠而淡然的韻味。徐悲鴻就這樣畫了,他要的不是畫面的和諧,而是氣氛的渲染、主題的突出。既然是向日之葵,所向之處,不正是太陽升起之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