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紀念幣上的一代繪畫大師徐悲鴻(八) |
徐悲鴻與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徐悲鴻是從一輪生肖走進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的。他是開山之祖。
1981中國辛酉(雞)年8克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1981年,“辛酉雞”金銀紀念幣正式發行,1金(直徑23毫米)1銀(33毫米)兩款品種,正圖為“北京北海白塔”,背圖均是徐悲鴻的“雄雞圖”。但此雄雞非“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因為雞嘴是緊抿的。其實也無所謂,只要雄雞往那兒一立,有這層意思,無這層意思,已經不重要了。雄雞以它雄壯的氣勢,為一輪生肖發行,拉開了絳紅色的大幕。
1983中國癸亥(豬)年15克紀念銀幣背面圖案 兩年之后,1983年,“癸亥豬”金銀紀念幣登臺亮相,徐悲鴻以“雙豬圖”二度入選。此次金幣與銀幣的正圖,仍是北京風景,但換成了頤和園的萬壽山與石舫。有意思的是,同是8克的金幣,“辛酉雞”金幣的面額是250元,“癸亥豬”金幣的面額卻只有150元。15克銀幣也一樣,“辛酉雞”銀幣的面額是30元,但“癸亥豬”銀幣的面額卻降到了10元。還有意思的是,一上“生肖”的徐悲鴻畫作,為單只的“雄雞”,二上也順風順水改為成對的“雙豬”。當然這只是一種巧合,倒也十分有趣。
1990中國庚午(馬)年12盎司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7年之后的1990年,“庚午馬”金銀紀念幣閃亮登場。此次徐悲鴻不再享受特供的一人一席小灶,而是與張大千來了次親密合作。不過張大千充其量也只是個配角,因為4金4銀1鉑9款品種,徐悲鴻的4幅“馬”,占據了其中的6席,恰好為2/3,且4金中占了3金。而張大千,雖只有1幅畫稿,但也只分享了其中的3席。
徐悲鴻繪畫作品入選“庚午馬”金銀紀念幣,大標題只有二,一是“奔馬”,一是“飲馬”。細分下來,有“雙奔馬”、“飲馬圖”、“單奔馬”3種,其中面額150元金幣和面額10元銀幣,同為單奔馬,但側奔的角度不同。當然,“雙奔馬”以形態,以數量取勝,被安排在12盎司金幣(面額1000元)和12盎司銀幣(面額100元)上。“飲馬圖”也為雙馬,數量占先,也分別安排于5盎司金幣(面額500元)和5盎司(面額50元)銀元幣面。5幅畫稿6匹馬,應該是同一幅或幾幅畫作截取的局部,通過金銀材質重新打造,則有了更生動更有氣勢的立體效果。
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中的一輪“生肖”系列,徐悲鴻以6幅圖稿入選,理所當然一家獨大,再沒有哪位畫家,能夠超越他的位置了。(供稿:廣東泉友閣金幣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