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詩情畫意的西湖文化景觀作為中國唯一的提名項目獲得大會全票通過,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在杭州西湖申遺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定義為:十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園,是中國各階層人們世代向往的人間天堂,是中國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對9至18世紀東亞地區的文化產生廣泛影響。當然這一“人間天堂”也成為宗教人士理想的參禪悟道勝地,歷史上這里曾有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勝景,宗教文化成為西湖人文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搬上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紀念幣。
![世界遺產--杭州西湖1公斤金幣](http://www.ccbczpx.com/hoto/uploadmyfile/20140612100338.jpg)
「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景觀1公斤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該組紀念幣1公斤金幣背面主題擷取負有盛名的靈隱寺和江南特有的石窟藝術造型彌勒佛,表達了西湖悠久的宗教文化歷史。最早接觸“靈隱寺”這三個字是在80年代的《濟公》電視連續劇中,濟公活佛這一充滿善心、幽默、無所不能但卻癲狂不羈的逸才形象讓筆者記住了這個寺廟,其實靈隱寺歷史上確實存在這個道濟和尚,現代人還給他專修大殿畫了18幅壁畫記載他的軼事。金幣的上半部分刻畫了鱗次櫛比的寺廟建筑,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和云霧繚繞的北高峰,不同層次的浮雕工藝加上橫亙幣中的云紋造型,仿佛靈隱寺成了一尊盆景被搬上紀念幣。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地處杭州西湖以西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云煙萬狀。
靈隱寺的創建,頗具傳奇色彩。印度僧人慧理從中原云游入浙,登臨靈隱山時,見山中一峰似曾相識,說:“此乃天竺靈鷲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在飛來峰下卓錫建寺。飛來峰奇石嵯峨,鐘靈毓秀,在其巖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堪稱中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而盧舍那佛會浮雕造像則是北宋造像藝術中的精品。最為人所知的,莫過于大肚彌勒和18羅漢群像,此為飛來峰摩崖石刻中 最大的造像,也是國內最早的大肚彌勒造像。紀念幣下半部分正是刻畫了這一造型,佛像雕刻生動傳神,坐于佛龕中的大肚彌勒跣足屈膝,手持數珠,袒胸鼓腹而開懷大笑,將“容天下難容事,笑天下 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周圍選取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