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落月洗國恥 盛世收藏銘自強——賞中國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銀紀念幣 |
夜闌人靜仰望太空,一輪圓月徜徉于波濤云海之中,仿佛正在演繹一出活潑生動的嫦娥奔月劇。月面隱隱約約的環形山脈便是古人浪漫編織的玉兔,這一幻景激發多少炎黃子孫的飛天夢想。今天這一宿愿隨著“嫦娥三號”登月器的著陸而成功實現,我眥目探尋想要在環形山下找到“嫦娥”與“玉兔”的身影。一想到中國的國旗會并列于世界諸強在天外星球上嶄露頭角,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中華民族的智慧為人類航天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首次落月便實現了重負荷、多器械、軟著陸、高精準等多項探月歷史上的第一。遙想120多年甲午戰爭之辱,近觀祖國“上天入海”之壯舉,撫今追昔,這一刻當永載史冊,傳承文化之金銀幣將見證和鐫刻這一盛事。 「中國探月首次落月成功1/4盎司紀念金幣」 為了紀念這一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1月22日發行中國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銀紀念幣一套。1/4盎司金幣和1盎司銀幣的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1/4盎司金幣背面為“月球車”在月面巡查勘測,并配以地球組合設計及項目名稱。“月球車”的刻畫栩栩如生,細到每一個探頭、輪印;尤其是采用斜側面仰視的角度來處理,讓整個“月球車”如從茫茫太空飛翔而來,暗示了一種朝氣蓬勃駕馭太空的強大民族精神。車體和輪子的傾斜錯落,還有車后蜿蜒曲折的輪印講述了中國航天夢的久遠和坎坷。半輪地球出現在幣的左上方,乍一看有點“直把地球做月球”的幻覺,只要一個國家足夠強大,一個民族足夠凝聚繁榮,人類科技水平足夠高超,地球和月球又何嘗不會成為鄰居呢? 「中國探月首次落月成功1盎司紀念銀幣」 1盎司銀幣背面描述了“著陸器”與“月球車”在月面互拍的造型,這枚幣上的地球轉到了右上方,兩枚幣對照有一種時空轉移的動態感。在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中,月兔是嫦娥的寵物,經常被抱在懷中。中國航天工作者結合神話,把“著陸器”稱作“嫦娥”,“月球車”命名為“月兔”,這可謂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如今這一航天盛事再次被貴金屬演繹。脫離母體的“玉兔號”從各個角度和“嫦娥三號”進行了互拍取景,全角度展現了“月球車”的工作狀態,比之其他國家一體式的登月器更加成熟完善。中國落月的一次性成功引發了眾多國家的高度評價,彰顯了國家強大的科技實力,從此,我國將在外太空探索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一席。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