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千古絕唱——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愚公移山”銀幣賞析 |
![]()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愚公移山”銀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1月18日發行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主景均為瓊臺樓閣圖。1盎司彩色紀念銀幣背面圖案之一為愚公移山圖案。幣面上,彩色移印的愚公體魄強壯,健步秉鋤;頭裹橘色巾帕、腰系杏色腰帶,黃色坎肩、淺青裹腿,體現出老人精神矍鑠、力大無窮、干脆利落的勞動風采;高浮雕人物、衣飾色彩明快、身邊五色彩云流動,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即勾畫出美麗的自然之境、也透達出浪漫的神話意境:背景中的青色大山,雖是高仞奇絕,意喻所掘之山的險峻艱難,但在遠景近影的布局中,人物形象尤其高大,其不畏艱險、必勝的豪情之氣,溢滿畫幣面。
愚公精神被今人舉一反三,不斷延伸、提升、豐富其內涵主題思想:導演吳家駘以其為藍本,拍攝了三十集同名電視連續劇,通過電視這個強勢媒體,弘揚愚公精神,使廣大民眾在寓教娛樂中,學習愚公直面困難,不躲不避、不等不靠、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堅持不懈的精神。
徐悲鴻有名畫《愚公移山》傳世。此畫作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0年。在橫長的構圖中,挖山者左右橫向排列,頂天立地,高舉鐵耙,挖掘不止,作者借這個故事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
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只能通過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愿望。神話結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實現愚公的宏偉抱負,反映了古代勞動人們的美好愿望;也襯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豐富,這是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贊揚。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之氣概。
雖然是移山之艱苦挖掘的工作,但幣面色澤并不晦澀,相反卻是輕描淡染、明快繽紛,充滿愉快、靈動之氣,體現出勞動的歡愉、暢快氣氛,表達出面臨千難萬險,依然充滿信心和勝利的樂觀態度;使人觀之,充滿昂揚的激情、賞心悅目。該幣內涵、意義深遠、雋永,發人深省,富有極大的欣賞、觀賞價值。(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