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游山川(一)——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紀念幣賞析 |
“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壁愛雙屏列,天看一線通。”這是清朝詩人吳肇端對湖南武陵源美景的描述。由古至今,這處山水名勝承攬了太多的盛譽,引得中外游客競相慕名前往。
武陵源是自然天成的,它不似那些留下太多歷史痕跡的千古名剎,沒有帝王祭祀,沒有歷代圣賢題留的碑雕石刻,沒有墨客騷人的詩文捧頌。然而,它卻比任何名寺古剎走過更長更久的歲月。千峰挺秀,萬山鋪翠,山中常年云霧繚繞,于層巒疊嶂間時濃時淡,仿佛人間仙境。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上天最渾然天成的禮物。歷經千年歲月、朝代更替,它卻在這樣的滄海桑田里,保留了最原始最純真的美麗。直到近代,它才漸漸揭開那層神秘面紗,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探賞。
武陵源風景區是我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自然景觀,享譽中外。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這一風景名勝,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紀念幣”,通過這一雋永的方式永久銘記、傳承。武陵源金銀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2枚。金幣正面圖案為龍蝦花與土家族傳統圖案,背面主題圖案為金鞭巖;銀幣正面圖案均為土家族吊腳樓,背面主題圖案為御筆峰和土家族風情。
三枚幣各具特色,從不同角度詮釋了這一享譽中外的旅游勝地,就鄙人而言,最為喜愛的非1/2盎司紀念金幣莫屬了。此幣以武陵源名勝——金鞭巖為主題,刻畫了這座巍然屹立于金鞭溪畔的偉岸奇峰。方寸之內,但見古木蔽天,奇峰峻偉,金鞭巖參差錯落的奇異美景盡展于幣面之上。設計師把各種工藝恰到好處的疊加運用,幣面采用鏡面工藝,金鞭巖山體采用反噴砂(拋光)工藝突出其雄奇挺拔,而樹木的噴砂工藝運用又和巖體的陽剛之美相映成趣,另有一種陰柔冷峻的美感。
斷巖絕壁、參天古木、流水潺潺,在這一方小小天地里得到了完整的還原。不遠游,而得武陵奇貌,這不得不歸功于金幣創作者們深厚的藝術造詣。遠隔千里之外,端詳這一方金幣,仿佛置身于碧水危崖的武陵源。沿九曲十八彎的山澗緩緩漫游,奇峰蒼翠,綠樹遮天,潺潺之聲不絕于耳。夾岸有絕壁萬丈,小徑上郁郁蔥蔥。草木芳菲、萬峰攢簇、逞奇爭葩。
武陵源,身未到,攬勝心已至。(供稿:深圳中泉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