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羅衣裳照暮春——賞中國古代名畫系列(虢國夫人游春圖)彩色紀念銀幣 |
一首《長恨歌》,令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成為千古絕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萬千寵愛集于一身”,她的兄弟姐妹也都跟著升官發財、安享榮華。彼時,長安街上流傳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楊氏一族的顯赫榮耀,達到極盛。楊貴妃的三個姐姐也分別被封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三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
大詩人杜甫曾在詩文中描述:“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這一首著名的《麗人行》便是對三位夫人權傾一時的最佳寫照。而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則更為形象地展現了一幅極為生動的楊氏盛裝出游圖。畫面上,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并轡而行。草色煙光里,她們被侍從和侍女圍在中間,形成一個前三騎、后五騎的格局,錯落有序,排場盛大。
全畫構圖疏密有致,不著背景,僅以斑斑草色作為點綴,既突出了人物,又給人空靈清新之感。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春日的閑適意趣躍然紙上。此畫是張萱工筆人物畫的典型代表作。線條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活潑明快。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華貴的盛唐風貌。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9年發行的中國古代名畫系列(虢國夫人游春圖)彩色紀念銀幣用現代金銀幣的形式重現了這幅名畫的風采。方寸之內,但見麗人如云,繡羅錦繡,一派雍容華貴之景。彩色銀幣的表現手法,使色調明快艷麗,春意盎然,很好地還原了原作的風采。
我國彩色幣的發行始于1997年的熊貓彩色銀幣。隨著1998年彩金虎、彩銀虎的發行,彩色金銀幣板塊已初具雛形。到了1999年,彩色移印工藝運用到了“虢國夫人游春圖”等更大幣幅的金銀幣上,并形成了自身的風格特點,逐漸受到集幣愛好者的青睞。
除了大膽用色外,銀幣設計者還將工筆人物畫在線條造型方面的特點完美地表現出來,線條纖細而富有張力。銀幣畫面與原作比較,背景更加簡潔干凈,通過線條與色彩的巧妙運用,細致入微地表現了畫中主體的鮮明感、動態感和空間感。再結合銀幣本色的含蓄,使整個畫面更顯素簡,卻又不失那份內斂的華麗。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杜甫筆下的麗人,正是張萱畫中華貴的虢國夫人,也是銀幣中被重點刻畫的皇室貴婦。浩蕩千年,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載體,賦予了這一襲繡羅衣裳不一樣的春色。(供稿:深圳中泉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