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迎客一青松,枯干仙身不老翁。
穹石埋根搖日月。迎風傲雪耐霜冬。
說起黃山的迎客松,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上至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下至車站碼頭,隨處都會發現它的身影,就連賓館的屏風,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雅姿。甚至電視節目由于敏感內容被屏蔽時,也是以一幅迎客松的畫面來替代。迎客松,已經成為和平友誼的象征,為現實的交往溝通傳遞著一種正能量。
生長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的一棵小小青松,緣何享有如此盛譽,并且被視為國之瑰寶?這自然得從它的內涵與底蘊說起。奇松是黃山“四絕”之首,迎客松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又是眾多奇松之首。從外觀觀賞,它的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一支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只手優雅地斜插在褲兜里,姿態優美,流露著一股雍容大度,大方得體的氣質,展示著其不卑不亢、平和友好的超然風度。而結合迎客松的生長環境,我們又能發現迎客松又具備著中國人頑強不息、堅韌不拔的高貴品質——它以石為母,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中,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卻依然長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細細一數,迎客松竟已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了1300多年,其氣節風骨不得不讓人欽佩。
傳承文化,鐫刻精彩。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8月8日發行了世界遺產——黃山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8枚,其中一枚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迎客松”景觀,在中國貴金屬的幣面上,迎客松用藝術語言為我們呈現了其內涵。
金幣以鏡面為底,廣闊的天空深不可測,增添了無限的想象意境,延伸了迎客松一視同仁的博大胸懷,無論是國內友人還是國外游客,均以自己滿腔的熱情與友愛去招待、歡送。以淡薄噴砂渲染的遠景,一片灰蒙蒙,黃山的峰巒若隱若現,增添了黃山的神秘感,也突出著黃山景色如霧里看花般奇幻絕妙。迎客松下多層次噴砂的山石堆積,揭示了它生長環境的惡劣,展示出其頑強的生命力。側邊的倒懸絕壁,雖不盡顯,但依然可見它的陡峭險峻。而迎客松就這樣拔節而起,長成了一棵參天古樹,幣中的迎客松似與天地相連,正有著“頂天立地”的豪情壯志。多層次噴砂下,它的枝干粗壯,干曲枝虬,針葉粗短卻蒼翠濃密,顯得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冠如華蓋下令它更有人類的儀表,像滿臉春風地笑迎八方來客,舒展的枝干釋放著滿懷的友情,營造了和平唯美之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中國人最崇尚的名句,而該幣中的迎客松正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向世界傳遞著中國人民的友誼。以松會友,熱情洋溢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