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累累的60年——觀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5盎司銀幣有感 |
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建立了。歷經60年的艱苦創業,如今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成為一支既可以鞏固祖國邊防,又能促進新疆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 今年正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6月30日發行了該題材的金銀幣紀念幣。其中,5盎司銀幣的圖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幣面圖案設計氣勢恢宏、場面壯觀,從農業、科技、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展示了60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取得的偉大成就和豐碩成果,同時也是我們了解這一特殊組織及其工作場所的一扇窗口。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紀念銀幣背面圖案」 仔細觀賞這枚5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我們會發現它所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構圖也很大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架飛馳而過的正在噴曬農藥的飛機,它的下方是一片廣闊的農田,一輛除草機正在田間工作。相信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們馬上會對新疆的農業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原來落后、低效的農業耕作模式早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高效的新型農業。 緊接著的下方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各式建筑,其中有工廠、居民樓、辦公樓、學校、醫院等等,它們既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生活的場所,又是兵團成立60年來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取得優異成績的歷史見證。 幣面的兩邊是以兵團最具有代表性的瓜果、農作物以及長城、麥穗、工業設備儀器等為裝飾的組合設計。飽滿的棉花作物、甘甜的葡萄果實無不展示著新疆豐盛的物產。精密的工業儀器、先進的工業設備無不彰顯著新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整個背面圖案融匯了眾多的新疆以及兵團的獨特元素,仿佛是一個寫滿了60年來各項社會工作完成情況的總結成績單。 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國徽,莊嚴而肅穆,與兵團屯墾戍邊的重要使命相契合。采用了底面噴砂,標準國徽圖案內部做亮,國名、年號反噴砂的工藝,使得國徽和國名、年號熠熠生輝、具有較好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個略顯神秘的組織充滿了好奇。 據歷史記載,新疆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是195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兵團按照“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邊緣和自然環境惡劣的邊境沿線,興建水利,開墾荒地,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個個道路暢通的綠洲生態經濟網絡。 兵團從農副產品加工業起步,發展現代工業,逐步形成以輕工、紡織為主,鋼鐵、煤炭、建材、電力、化工、機械等門類較多的工業體系。隨著兵團國民經濟體系的確立,兵團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也得到長足發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0年的發展,對加快新疆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鞏固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枚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為主題發行的5盎司銀幣,必將會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和懂得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傳承。我想,這也許是發行該題材金銀幣最大的現實意義。(武漢市金永恒黃金錢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狄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