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者而為美——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賞析 |
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10月發行2013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15枚,其中金幣8枚,銀幣7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襯以由蓮花和鯉魚組成的吉祥圖案,其寓意借“蓮”為“連”的諧音,年為“鯰”,“魚”是“余”,寓意“年年有魚”、“連年有余”,是稱頌富裕、祝賀之詞,表示對生活優裕、年年富余的期望和祝愿;美好寓意的動植物造型,使邊飾裝飾圖案顯現繁復、富麗,使幣圖變得華麗而雍容,充滿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慶氛圍和獨特風情。 該套幣其中11款金銀幣,背面圖案均為寫實蛇造型,光潔的底面背景中,寫實的蛇之造型,摒棄了藝術的寫意美感,不期然契合了莊子的這樣一種審美要求——“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是說內在的有真性情、有真情感,那么它都傳達出一種神話、神異的感染力量,就是美;在這個意義上,應該說該幣相對寫實的設計造型,追求的是以自然為美,以寫實之法表達出蛇之本身特質、意寓出它內心世界的感染力,超越了美和丑直觀的表現形式,是更高的對一種內在真實、真性情的一種呈現,把蛇之最內在、本真的生命力感受呈現了出來,正是“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早在1億4400萬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現了蛇類,它們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而以強大的生命力在大自然的殘酷淘汰規律中繁衍至今。因此在中國文化中,蛇是長壽的象征;蛇在中國古代就被視為有魔力的動物,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是人首蛇身形狀的,象征幸運、吉祥和神圣;我國民間傳統故事《白蛇傳》流傳至今,成為追求獲得愛情、幸福的經典,因此使蛇成為象征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吉祥靈物;蛇有自己的地下王國,里面有無數寶藏,所以想致富的人,習慣到蛇廟中去虔誠祈禱,因此蛇還是財富的象征;中國民間一直相傳蛇有識別藥草的能力,因此蛇象征醫藥和醫業,具有驅邪、保平安的象征意義…… 該11枚金銀幣底面背景為流線型圓狀襯以裝飾蛇形紋飾,充分顯現出蛇之精神含義、性情特點的體現,極具其神秘豐厚的意向,與主題統一和諧、遙相呼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