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紀念幣上的一代繪畫大師徐悲鴻(十) |
二輪生肖金銀紀念幣的開山之作是“癸酉雞”,最高規格當屬“雙雞圖”12盎司金幣,幣面的直徑為70毫米,面額1000元,發行量只有99枚,絕對是稀罕之物。同樣的“雙雞圖”,還用在12盎司銀幣上,也是超大規格,直徑80毫米,面額100元,發行量也只有為500枚。
如此超大的規格,算得上是“癸酉雞”金銀紀念幣之尊,也算得上二輪生肖系列的金銀之尊。如此超重份量的金銀之尊,唯有選用頂級大師的作品,才能與之相稱。一位大師還不行,必須是兩位聯手才能與之相對應。于是,選用的“雙雞圖”,由徐悲鴻與齊白石合作而成。徐悲鴻漫筆畫雞,齊白石雅興補石。一動一靜,一張一弛,動靜之間,張弛之余,互為映襯,相得益彰。
1993中國癸酉(雞)年12盎司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徐悲鴻依舊我行我素。繪于紙面的兩只雞,明顯處于相斗狀態,上者以攻為守,搶先以高壓人,以勢逼人,特別是尾后的高翹的幾根雞毛,雄性剛烈,帶有強烈的火藥之味。而下者也不甘示弱,渾身上下都呈現出怒發沖冠的臨戰狀態。這兩只大公雞最大特點,就是造型準確,形象生動,尤其是一上一下兩對雞爪,錚錚有力,狂野而暴躁,把大公雞好斗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構圖之大膽奇特,讓人過目難忘。徐悲鴻動物畫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就是以最生動最簡練最大氣的筆墨,勾畫出形象、真實且有鮮活個性色彩的動物造型。這種準確,不是事無巨細的描摹,而是憑借他扎實的素描根底,以及對中國寫意畫的獨特理解,自如運用明暗關系最終達到的結果。
相比之下,齊白石的性格猶如他一臉長須,帶有長者的溫和與寬容。“悲鴻漫筆,白石補石”,既然是“補”,自然不是簡簡單單地填補畫面的空白,而是要協調整個畫面的氛圍與氣場,要將原先某些“過”的地方按一按,而某些“平”的地方又要往上抻一抻。而這一切,又要在不露聲色之中,在不傷及徐悲鴻面子的情況下悄然完成。因此,看似“補石”,卻也充滿大智慧。齊白石畫“石”,瀟灑自如,筆行至何處,意帶至何處。但此時,他的“石”有意成傾斜狀,不偏不倚,正巧生在高飛的“雞”足之下。本是騰于半空的“雞”,有此石一墊底,怒氣立刻減了大半。而立于其下的那只“雞”,因對方的角色與情緒轉換,在瞬間也變得溫情萬分。本是兩只動態的大公雞,齊白石寥寥數筆添加,便由動態轉換成靜態。而動靜轉換之間,畫面上的火藥味,散去了不少。
從民俗角度,“雞”與“吉”同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文人筆下經典的傳統繪畫題材。而“石”與“室”音近,兩者相配,又有“室上大吉”之寓意。辭舊迎新的歲末之際,畫家畫“雞”配“石”,更多的,自然是“吉利”、“吉祥”色彩,無論前者還是后者,都應充滿喜慶氣氛。應該說,畫家齊白石更親民化,他在筆墨之間,注意到了這一點。(供稿:廣東泉友閣金幣有限公司) 作者:徐龍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