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硬幣存廢成為多國課題 |
發布日期:13-03-06 16:37: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2月4日正式停止向全國金融機構發放1分硬幣(penny,便士),標志著有155年歷史的加拿大便士開始謝幕。說“開始謝幕”,是因為目前停止的僅是鑄造新幣,已在市面上流通的舊1分硬幣仍可繼續使用。據聯邦財政部估計,加拿大全國市面上流通的1分硬幣可能達60億枚,保守估計需要6年才能全部收回。目前,新西蘭、澳大利亞、瑞典等國都已棄用1分錢硬幣,而與加拿大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美國似乎仍在糾結。小小1分錢硬幣的存廢史,不僅濃縮著各國經濟發展歷程,也隱藏著各方經濟利益的博弈。 加拿大:1分錢硬幣制造成本為1.6分 2012年3月,加拿大聯邦財政部長費拉遜公布年度財政預算時,宣布將不再鑄造新的1分硬幣,同年5月4日,最后一枚1分硬幣在馬尼托巴省溫尼伯市的鑄幣廠鑄成,此后1分硬幣開始了“自然消亡”的漫長過程。加拿大為何要讓1分硬幣退出流通舞臺?最主要的理由是“省錢”。長期的通脹早已令如今的1分錢貶值到什么也買不了的地步(1870年的1便士相當于2013年的31便士),而鑄造分幣的材料價格卻有漲無跌。為降低鑄造成本,1997年加拿大宣布將原本含量為95.5%的銅合金材質,改為含量98.4%的鍍銅鋅材質,2000年再次改成含量為94%的鍍銅鐵材質,但2012年每枚1分硬幣的成本仍然高達1.6分。主張棄用1分硬幣者認為,棄用分幣每年可為加拿大財政節約1100萬加元。按照加拿大財政部的規定,送別1分硬幣后,如果是現金結算,將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商家也應盡可能過渡到以5分為最小單位的整數標價;如果電子結算,則一切照舊,廢除的只是“1分硬幣”,而“1分”這個計價單位仍然是有效的。 對于棄用1分硬幣,許多加拿大人是支持的。1分硬幣數量多,帶著累贅,放在口袋里會叮當作響,放進錢包又很快會脹滿,棄用1分硬幣,大家都輕松許多。但反對聲音也不少,去年加拿大一項民調顯示,受訪者中反對棄用1分硬幣的比例達28%。反對的理由一是不少人認為“節約成本”的計算公式有誤,因為一枚分幣不是只流通一次,而是很長時間,簡單說用1.6分的成本鑄造就是“賠本”并不合理。二是“讓商家占便宜”,數學家大衛奧雷爾認為,商家很可能鉆“四舍五入”的空子,讓顧客在結算中不斷碰到“被五入”的“事故”,變相提高商品價格。有經濟學家估計,四舍五入在5年內會給消費者造成高達15億美元的損失。但也有分析認為,取消1分硬幣并不會因四舍五入帶來經濟混亂。在信用卡和借記卡普遍使用的今天,銀行卡付賬不會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