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錢 |
發布日期:08-10-20 17:56:44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清代打馬格游戲已失傳,但四川等地鑄造了很多種類的馬錢,銅質有黃、白、青多種,其中有很多品類都是官爐鑄的。清代馬錢有自己的版式風格,很少有直接翻鑄前代游戲子的,其目的是供收藏者賞玩。這些清代馬錢當然不是游戲子,但卻是完全意義的花錢。 從清代花錢藝術風格來看前代有了明顯的變化,圖案整體崇尚簡潔明快,更貼近生活。中原地區花錢多用單線條勾勒,很少采用平雕及浮雕手法,且水平較前代下降。清代官爐花錢中最有特點的是人物類,人物普遍趨向兒童化、年畫化,如劉海蟾、和合二仙等都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形象。而清以前的花錢圖案尤其是人物刻畫得較富有神韻,神秘感十足。總體來說清代官爐花錢圖案的藝術表現水平是不高的,但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劉海蟾伏牛環掛牌,整體構思及藝術水平均較高。 清代花錢的文字充分表現了書法之美,清以前的花錢總體來說書法水平不高,只有極少數功力深厚者,書體也較單調,多以楷、行書為主,篆、隸、草書很少(篆書多在唐前花錢中出現)。而到了清代,篆、隸、楷、行、草書以及宋體、變形藝術字普遍出現在官爐花錢中,其中書法功力深厚者很多,這也是清代重吉語花錢的具體體現。 民國時期的花錢多粗陋不堪,一般來說價值較低,但有些精品也是非常值得把玩的,如大型隸書“洪武通寶面雙龍背牽牛圖”、大型鎏金“太平通寶背生肖”等。 我們習慣上將民國作為花錢研究的分界點,解放以后鑄的花錢暫不在我們研究范圍之內,若干年后讓后人來研究吧! 二、如何認識花錢的價值 |
上一篇:古幣知識:各朝代錢幣風格簡介 |
下一篇:古錢幣書法軼聞 (轉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