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錢 |
發布日期:08-10-20 17:56:44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掛燈錢是宮中用作燈墜的花錢。鮑康《大錢圖錄》中云:“錢局歲十二月例精鑄制錢若干緡呈進謂之掛燈錢。”傳世有多種精美的天下太平錢,上下鉆有孔,還見有刻花咸豐當百,側緣也鉆有孔,可能都是用做燈墜的,并非一定是“精鑄制錢”才可作掛燈錢。 袱墜錢是奉先殿中祭祀牌或祭祀品下所墊的袱布四角系的花錢,其作用是下墜固定。袱墜錢的面文同正用品,背文為天下太平。新皇帝即位后此錢也隨著更換。 宮內賞玩錢系指官局為宮內賞玩之需特別鑄造的精美厚重的花錢。這類錢堪稱清花錢中的“貴族”,價格很高,存世數量也稀少,典型的有大型“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篆書“福壽康寧”及“萬壽無疆背大雅”等。 錢文花錢指以正用品錢文加以文字或圖案的花錢,如“乾隆重寶背寶泉龍鳳”、“光緒通寶背天下太平”等,這類錢中有的也是開爐錢或宮中作用的掛燈錢、袱墜錢等。 吉語錢是制帶有吉祥詞語的花錢。清吉語錢中的吉語有的取自古籍深奧難解,有的引自民間俗語親切悅耳,有的取自詩文清新雅致,其中以八字吉語如“一本萬利順風大吉”等較為盛行。 吉語圖案錢是指吉祥詞語與吉祥圖案相搭配的花錢。如“面一本萬利背順風帆船圖”等。清代吉語圖案錢數量非常多。 吉祥圖案錢是指僅有吉祥圖案而無文字的花錢。這種花錢數量不多。 謎語錢是清代花錢中特有的品類,多出自云南、貴州地區。有謎語錢“富貴雙全背一母所生六個人、兩個旗下六個民、方圓不敷一寸地、走遍天下不讓人。”該謎底是清代流通錢,清錢一般是四個漢字兩個滿文,共六個字,以人寓字,因此說一母所生六個人;清代民間俗稱滿人為“在旗”、漢人為“在民”,滿文寓“旗”、漢文寓“民”,因此說兩個旗下六個民,一個小錢面積不足一方寸,卻通行天下,因此稱“方圓不敷一寸地、走遍天下不讓人”。 星相錢是制鑄有有星相圖案的花錢,星相錢是清代云南爐的特產,早期品直徑多為80MM,面為星象圖,背有光背、星月多種。 上梁錢是建筑中所用的花錢,上梁是建筑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古代無論建筑大小,在上梁時一般都要搞儀式,并放置上梁錢。一些大型建筑多用特制的上梁錢,如刀、布形的“福州圣廟正殿上梁錢”等;而一般的民宅有的用八卦等花錢作為上梁錢,更多的用“太平通寶”等古錢作上梁錢。 |
上一篇:古幣知識:各朝代錢幣風格簡介 |
下一篇:古錢幣書法軼聞 (轉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