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章郭木”金幣考 |
發布日期:09-10-16 16:15: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 作者: |
p; 關于金幣上的獅子圖案和“甘丹頗章,曲列朗杰”的銘文,有人認為表示有“藏獨”含義,并由此認定“色章郭木”金幣是為宣傳西藏獨立而鑄造的,和達賴喇嘛出逃印度事件有關。這完全是一種無稽之談。據文獻記載,清代西藏地區和內地一樣,都是在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標準、形制設局鑄造貨幣的。 “西藏章卡向來多有摻假,嗣后應以漢銀鑄制,不得摻雜……章卡正面鑄漢字‘乾隆寶藏’字樣,邊廓鑄造年份,背面鑄藏文。駐藏大臣指派漢官會同噶倫督辦藏幣鑄造,務期保質純真……如發現新章卡摻有鐵、錫等情,一經查明,定按國法嚴懲該主管漢官及噶倫指派之仔本、孜仲及工匠人等,并依假幣面值加倍罰款。” 如同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一樣,中華錢幣文化也是由各個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但由于歷史上各民族、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反映在錢幣文化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中原地區多以銅為幣材,錢幣上以文字為主;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則喜用金銀,錢幣上常出現動物圖案(新疆的“漢 二體錢”以駱駝、馬為圖案,西藏錢幣上則常用獅子為圖案);云南地區則長期使用海貝。這些都反映了中華錢幣文化形式多樣的特點,體現了中華錢幣文化是由各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 貨幣上使用獅子圖案,是藏族人民的傳統,它起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早以前,在雪域高原西藏,生活有許多動物,但由于經受不住冰雪嚴寒的襲擊,都紛紛遷徙。最后連大象也不耐嚴寒而遷到溫暖的南方去了,只有雄獅經受住了嚴寒的考驗,仍在冰雪的西藏高原上生活、繁衍,成了藏族人民勤勞勇敢的象征。就像中原地區人民心目中的“龍”一樣,“獅子”便成了藏族人民尊崇的圖騰偶像。 據考,早在1631年,尼泊爾帕坦土邦為西藏地方鑄造的坦卡銀幣正面中央就有一雄獅圖案,1641年尼泊爾幣制改革后為西藏鑄造的茂哈銀幣正面中央也是一雄獅圖案。西藏地方自鑄貨幣中,最早出現雄獅圖案的則是1909年鑄造的“桑岡郭木”一兩銀幣。 “色章郭木”金幣正面中央,是一典型的藏族人民傳統習用的“臥獅”圖案,它與境外民族分裂主義分子所宣揚的所謂“日月普照、高山流水、昂首雪山雄獅圖”是不一樣的,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應嚴格區分開,否則,容易引起誤會,產生不良影響。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