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章郭木”金幣考 |
發布日期:09-10-16 16:15: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 作者: |
量而得名,直徑22.7毫米,厚2.2毫米,正面一般鑄有一大象圖案,另有雄獅、駿馬或無動物圖案等不同版式。背面鑄有“幣重一托剌及含金量百分之百”等語。“色章郭木”金幣重量和“托剌”金幣一樣,直徑略大,為26.5毫米,厚1.4毫米,略薄于“托剌”金幣,面值藏銀二十兩。按金幣上的年代,分別有藏歷紀年十五繞迥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年,即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四種版別。到1921年,由于世界金價大幅上漲,每托剌黃金漲至藏銀三十兩,同時發現英印商人在用貨物大量套購金幣,致使西藏黃金外流,如繼續鑄造便會虧本,因此“色章郭木”金幣實際只鑄造了三年多,便于1921年停鑄了。 這在當時入藏習經并深得十三世達賴喇嘛寵信,后又親自參與策劃了“色章郭木”金幣鑄造工作的日本僧人多田等觀著的《入藏紀行》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那是我入藏不久的事情,西藏曾就準備鑄造金幣一事與我商談。在此以前他們的銀幣是在尼泊爾鑄造的,西藏只有銀幣,當時大部分還實行物物交換。于是,我說日本是個金本位的國家,并拿出了剩下的日本金幣給他們看。我還把其中的二十元的金幣給達賴喇嘛看。因為西藏有豐富的金子,所以決定鑄造金幣,并開始向我詢問各種問題。他們先把金子做成圓形,再從兩邊夾成圖案,費了很大的勁兒才鑄造出周圍的花紋,不 過總算鑄出了金幣……然而事過不久,這些金幣在市場上突然消失。這是因為西藏商人把金幣帶到了印度,印度以高出純金幾倍的價格收買了西藏金幣。與販運羊毛相比,帶少量金幣到印度是既不需帶行李,又可以賺大錢的。西藏政府認為這是英方的毒辣陰謀,是想掠走西藏的黃金,于是停止了金幣的鑄造,中止了采掘黃金的工作,并且還封閉了金礦穴。對于以前開采所余黃金則做成金條保存在布達拉宮內。” 二 “色章郭木”是藏語“gser tram skor mo”的音譯,“色章”意為黃金,“郭木”是圓錢之意,合起來即表示“金元”、“金幣”的意思。正面有一圓圈,圓圈中央是一臥獅圖案,另有藏文為鑄造年代。圓圈外刻有八個佛教吉祥圖案,藏語叫“扎西達皆”,金幣最外圈是一圈珠串。背面中央為一佛教吉祥圖案,周圍鑄有藏文,音譯為:“dgav ldan pho brang phyogs las rnam rgyal”,即“甘丹頗章、曲列郎杰”,意譯為“甘丹頗章,超越或戰勝四方”。并有藏文“二十兩”字樣,邊緣也是一圈珠串。另發現有“色章郭木”銀試機幣和銅試機幣。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