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章郭木”金幣考 |
發布日期:09-10-16 16:15: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 作者: |
“色章郭木”是西藏地區歷史上曾鑄造、使用過的一種金幣名稱,因其圖案精美、數量稀少,并帶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向為錢幣收藏界所珍視。但是,限于資料,關于其鑄造使用背景、停鑄原因等在廣大錢幣愛好者中始終是一個不解之迷,甚至還流傳有一種錯誤觀點,認為“色章郭木”金幣是西藏上層一小撮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為從事西藏獨立而鑄造的。這不但與史實不符,是一種錯誤認識,而且極為有害,很容易被社會上別有用心者利用。事實上“色章郭木”金幣不但和“藏獨”毫無關系,而且是20世紀初西藏地方政府為抵御英殖民主義者侵略勢力的日益滲透而鑄造發行的,具有強烈的抵御外來入侵的愛國成分。因此,有必要結合當時的文獻資料,就“色章郭木”金幣的鑄造背景、停鑄原因及其銘文、圖案等做一考證,以期澄清社會上流傳的錯誤認識。 一 “色章郭木”金幣是西藏噶夏地方政府于1918年在拉薩鑄造發行的,只流通使用了三年多,到1921年便停鑄了。時間雖然很短,數量也有限,但是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和當時西藏地區特殊的歷史背景有關。 眾所周知,英國殖民主義者對西藏的侵略野心由來已久,早在1876年簽訂的中英《煙臺條約》中,英國即乘機列入一項有關西藏的專條,規定英人可以“探訪”印度西藏間的路線。由此,開始了對我國領土西藏的侵略。經過西藏人民1886-1888年、1903-1904年的兩次英勇抗擊,打破了英國殖民者的侵略夢想。1912年,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打擊下崩潰了,全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在北洋軍閥把持下更迭頻繁的中央政府形同虛設,削弱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英國殖民者乘機又加緊了對我國西藏地區的侵略。當時,曾因抗英失敗而被迫流轉外地多年,歷經艱辛才又重新回到拉薩的十三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土登嘉措,在西藏廣大僧俗民眾抗英激情的感染下,又一次進行了驅逐英國殖民者在西藏的侵略勢力的努力。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印度鑄造發行,同時也大量流通于西藏地區的一種“托剌”金幣,就成了十三世達賴喇嘛首先要努力驅逐的對象。為此,十三世達賴喇嘛于1918年委派親信達桑占東在羅布林卡西側籌建了羅堆(nor stod)金幣廠,當年即批準仿照英屬印度“托剌” (Tola)金幣的式樣,鑄造了“色章郭木”金幣。原計劃用“色章郭木”金幣來取代市面上流通的“托剌”金幣,并以此杜絕西藏財富的大量外流。 “托剌”金幣因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