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不大量增持黃金? |
發布日期:10-03-11 09:04: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網 作者:周潔卿 |
民部分富余資金自然流向黃金市場,以便規避通貨膨脹達到資產保值的目的。 其次,我國居民具有藏金偏好。目前,我國民間黃金儲藏量大約在2500噸~2700噸(新中國成立后至2008年新產黃金總量3520.8噸,扣除國家黃金儲備量1054噸和工業用金300噸)。黃金市場的開放為居民投資黃金創造了條件,黃金需求會大幅度增長,我國居民金條、金首飾購買總量持續上升。 但是,從投資品種分析,金條投資數量大大少于金首飾,說明居民的投資理念比較傳統,同時也反映了我國黃金投資渠道不暢通。比如,許多居民購金習慣到金店、商鋪,而不是在金融機構。 第二,金融機構推出的黃金產品要符合居民需求 藏金于民是投資者個人行為,如何使藏金于民成為投資者首選目標,金融機構要開發符合投資者需要的金條和黃金衍生產品,我們可以借鑒日本商業銀行的做法。比如,開拓黃金“零存整取”、黃金債券、黃金基金等業務,實現傳統的銀行儲蓄業務與黃金交易相結合的投資業務,滿足居民儲蓄、保值和投資的心理。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參加黃金交易缺乏相當的資本,在參加了黃金零存整取后,仿佛“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同時,商業銀行對零存整取或定期存儲采取分期購入黃金方法,在總體上降低了黃金購入成本,使投資者有利可圖。開拓類似黃金投資產品,有助于吸納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進入黃金市場,從而推動個人儲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