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高漲促使回收金銷量大增 中國從IMF購金仍有余地 |
發布日期:10-03-11 08:48: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18 作者: |
過去珠寶零售商和黃金買家一直對黃金和白銀的進口稅率上調而表示不滿,令人驚奇的是,這次進口稅率上調卻使他們異常開心。 印度財政部長普拉納博-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在公示預算方案時表示,黃金和鉑金的進口稅率由每10克100盧比上調為300盧比。 但用于提煉黃金的礦石消費稅有所下調。 然而,更讓珠寶商吃驚的是,他還表示,將銠的關稅由10%下調為2%。銠是用來打磨珠寶的一種貴金屬。 金價高漲促使回收黃金銷量大增,新制珠寶材料的主要來源就是廢金。2009年印度黃金進口量減少19%,僅為339.8噸。中國同期進口黃金454噸,躍身成為世界第一黃金進口國。但今年1月份,印度黃金進口增至37噸。黃金需求的改善肯定和經濟好轉及金價持穩于16,400盧比/10克不無關系。 盡管這些都略微對黃金需求產生影響,但金價的主要推動力是全球投資需求和全球央行的增持或減持黃金。 投資者的黃金買盤在外匯貶值時期,特別是美元貶值時期,有了巨大飛躍。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已步出經濟衰退,但復蘇的狀況是脆弱的。 貴金屬分析師預計,資金會繼續流入包括黃金在內的資產市場,在困難時期,黃金價值并未減少。黃金會更有吸引力。擁有2.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終于意識到央行黃金儲備增加的好處。 這同樣鼓勵了國內居民購金,都會促使中國黃金產量增加。 市場預計,中國將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剩下的191.3噸待售黃金,作為該組織去年9月份通過的403.3噸售金決議的第二階段。 在去年11月份的第一階段中,印度購入200噸,斯里蘭卡購入10噸,毛里求斯購入2噸。這種交易并未破壞市場,是市場外交易,并在央行購金協議約束之下,未改變黃金凈供給。 專家表示,中國在從IMF購金方面留有余地,因IMF會公布買家的名稱,交易量和合約價格。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投資量如此巨大,斷不會做出影響美元的事情來。但IMF的公告對對美元匯率造成嚴重影響。 不論中國是否有興趣購入IMF的黃金,但世界一致認為,中國國內產金量大增的同時,黃金進口量也將維持在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