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來,國際市場上的金價在每盎司1600美元關口徘徊,上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去年8月份。當時金價走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歐洲央行出手,抑制了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而這次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在過去三周內相繼聲明,稱在一場以鄰為壑的貨幣戰爭中沒有任何國家會成為贏家。
近日在莫斯科舉行的20國集團財長會議上,會議公報表示全球將不會爆發貨幣戰爭。公報稱,“我們將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我們不會出于競爭目的將匯率列為目標”。由于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組成的20國集團經濟產值占全球經濟產值總量的90%,因此這份表態無疑讓擔心貨幣戰爭的投資者吃下了一劑定心丸。
各國近期紛紛表示了對貨幣戰的反對態度。而且令市場感到寬慰的是,20國財長與中央銀行(行情 專區)行長的意見比預期更貼近七大工業國集團(G7)共同聲明的措辭。G7集團曾在2月初發表聲明支持由市場決定匯率,稱各國央行不應以匯率為政策目標。G7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表示:“我們重申,我們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直——而且將繼續會——是利用國內工具,達到我們各自的國內目標,而不會以匯率為目標。”
盡管一份份政治聲明言辭確鑿地對貨幣戰爭表示了反對,可2月初以來,日元兌美元仍然頂風貶值超過3%,英鎊的走弱程度也與日元類似。雖然無論20國集團還是G7集團都并未點名批評日本采取強勢的貨幣與財政政策造成的惡劣影響,但從去年底以來已貶值約20%的日元很容易在市場中引起羊群效應。對于黃金市場來說,在由日元貶值引起的全球貨幣戰爭風潮中,擁有保值和避險功效的黃金本來有望從中收益。但當貨幣戰風險消退時,名義上金價會隨之承壓。
現在貨幣戰這個字眼已經成為各國在考量經濟時的敏感詞,比較流行的解釋是將放松貨幣政策的做法視為一種國內經濟政策,而不是一種把匯率當作貨幣政策目標的企圖。也就是說各國包括貶值貨幣等舉措在內的寬松貨幣政策可以用來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但卻不能用來在國際貿易(行情 專區)中獲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一直試圖淡化人們對貨幣戰爭的擔憂。她曾解釋稱:“貨幣戰爭之說有些夸張。確實歐元升值了,日元貶值了,但這是歐元區良好政策以及日本放松貨幣政策的結果。”
從經濟全球一體化早已深入各個層面到現在,要截然把國內經濟和國際貿易分開的說法顯然是在掩耳盜鈴。因為,這意味著各國可以繼續推行當前激進的貨幣政策,能夠接著打著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之名,行貨幣競爭性貶值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