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搶黃金是需求釋放 |
發布日期:13-08-19 09:37: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者報 作者:張東紅 |
生活模式時,在溫飽解決以后,他們要求更高層次的消費,比如說好一點的衣服,新款的手機,同時會考慮到首飾。在進入到首飾消費階段,第一件首飾通常是保值的,不會損失的,那就是黃金產品,一定是純金的產品。這是中國市場帶給我的信心。”曹曉銳說。 數據顯示,在二季度,黃金需求降至856.3公噸,降幅達到12%。不過,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先生分析認為,ETF減持是下降的主要原因,這對金條和金幣的創紀錄需求起到了一定緩解市場的作用。金飾需求延續第一季度的勢頭,繼續大幅增長,創下多年以來的新高。 黃金是避險工具 與此同時,黃金作為投資工具,有其他投資標的所沒有的功能。 “黃金自古以來是很重要的錢,央行儲備黃金而不是鉆石。”劉中光說,黃金是實物,但又是能夠變現的。當歐債危機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沒法賣的時候,就用黃金去變現。 “黃金還有重要的工業用途。黃金有個特點,不會氧化,會變形,但是不會消失。比如每個蘋果手機,大概有價值1美元的黃金在里面,其重要的部分用的是黃金。” 劉中光說,黃金的需求很多,黃金既是藝術,又是科學。有的人,他們買了一塊金條,每天晚上就是去照,這個色澤是其他東西沒法取代的,會越看越美。 “從投資的角度看,黃金有獨特的定位,所有東西跌的時候,就黃金不跌;或者所有都跌的時候,黃金也會跌,但是其價格又很快起來了。”劉中光說,黃金是很好的分散風險的工具,投資學中有相關系數,漲都全漲,跌都全跌。黃金有這個魅力,與其他的相關性是非常低。當A股跌的時候,他可能不會跌。這不是說叫投資者都去買黃金,只是說在整個投資組合中,黃金能夠起到穩定的功能,能夠避險。 劉中光舉了個例子,今年,高盛是第一個說要賣黃金的,但是前十大的ETF持有者,高盛依然是其中一個。 “如果不好,就全賣了。為什么還留著呢?”劉中光說,高盛知道要避險。只是把投機的部分賣掉,但是避險的部分依然留著。 劉中光說,要回到前幾年的高點,短期看是蠻難的。因為很多華爾街資本都跑掉了。現在留下的是真正扎實的持有者。當把時間拉長,會出現貶值的時候,但是當危機來的時候,黃金的價格又出來了。中國人要培養持續穩健的投資方法。 黃金的供給有限 “黃金的需求一直在增加。特別是在黃金證券化后,大家買賣黃金更方便,投資需求增加。”劉中光說,但是黃金是物以稀為貴,地球上就這么多,以我們現在這個開采速度,再過幾十年就沒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