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黃金看全球經濟 兩會期間的“毅”家之言 |
但2013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只有1.8%。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14年,這個數字也只有2.8%。在歐洲、日本,這一數據更糟。” 林毅夫認為,發達國家遲遲不能走出全球金融危機陰霾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進行經濟深層次結構調整。“要增加經濟的造血功能就要降低工資和福利水平,提高本國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在政治上,這些國家的政府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說,“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采取量化寬松政策。” 林毅夫進一步解釋說,希臘等國家屬于歐元區,沒有自己的主權貨幣,不能通過貨幣貶值增加本國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而歐洲央行無條件購買南歐國債意味著貨幣增發、歐元貶值。這對美國和日本產品、服務的全球競爭力非常不利。因此,日元和美元也會跟著貶值。他甚至斷言,美國和歐洲會步日本后塵,迎來“失去的 20年”。 截至2013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82萬億美元,這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美元和美債。在回答《中國黃金報》特派兩會記者如何確保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時,林毅夫表示,他不是貨幣政策的制定者,不能給出明確建議,但我國的確應對外貿、外匯的政策進行重新定位,提高自身經濟發展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