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難改黃金長期走勢 需警惕“抄底”風險 |
發布日期:13-05-10 09:03: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
險功能。最近幾年,金融危機越是嚴重,貨幣貶值越是嚴重,黃金越是得到追捧,其價格也扶搖直上。 在財經評論員葉檀看來,黃金、大宗商品疾速下跌,顯示經濟危機還將長期延續,貨幣手段并未奏效。 國內投資渠道匱乏催熱黃金投資 在反映避險情緒的同時,黃金投資的驟然升溫也折射出中國民眾投資渠道的匱乏。 “除剛需外,股市無起色、樓市受調控、債市正整頓,M 2(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突破百萬億元,這么多錢需要一個投資渠道。在這一背景下,價格下跌20%的黃金因而具備了投資價值。”黃金分析師趙相賓說。 值得注意的是,受累于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回落、IPO重啟預期日益強烈的背景下,今年以來A股市場頻現調整,資金一度出現加速離場的態勢。而內地債市掀起的“打黑”風暴,也導致部分資金流向黃金等渠道。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在博客中表示,與股票相比,黃金至少不會業績變臉,不會退市,即便股市崩盤了,黃金的價值仍然存在。因此投資黃金遠比投資股票安全。 “雖然黃金短線或許還有下跌的空間,但黃金的收藏價值可以使人們忽略價格上的損失。黃金既可作為投資品也可作為收藏品,這是股票所無法比擬的。”皮海洲說。 財經專欄作家黃湘源也表示,在國內目前尚未全面引進資金杠桿機制的背景下,黃金投資比股票交易相對而言更簡單,交易手續費相對較低,也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和差別化紅利稅。投資實物黃金,投資者不需要掌握太復雜的技術分析方法。 “在"重融資輕回報"的股市逼得投資者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資者放棄對股市的過度依戀和幻想,未必不是好事。”黃湘源說。 保值功能逐步退化“炒金”風險仍需警惕 民眾對于黃金的熱情,一定程度上源自過去十多年黃金價格的持續攀升。匯金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開始,黃金市場過去十年的年平均漲幅高達17.17%。 不過,伴隨黃金保值功能的逐步弱化,“炒金”風險正日漸顯現,投資者應理性看待。 一些專家認為,與之前1900美元/盎司的國際金價的高位相比,現在1400美元左右的國際金價的確可以說是一個讓眾多投資者心動的價位。但在目前美歐經濟前景尚不明朗,且看空金價的預期仍未完全釋放的情形下,國際金價的市場走向完全可能會在一段時間里呈現不確定的狀況。投資者不應忽視國際金價可能存在的再次下跌風險。 實際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推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的時代,不僅股票之類的虛擬資產出現了狂漲,包括石油、鐵礦石等重要物資都被賦予了金融產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