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盤“風云突變” 白銀投資者小心 |
發布日期:12-10-17 09:14: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朱思銘 |
“這個周末我就知道自己這回要虧大了!”剛剛開始參與白銀期貨交易的鐘女士無奈地說,上周國內白銀期價大幅下跌后,她覺得是個入市的好機會,“當時,腦袋一熱,就重倉做多,但沒想到國際銀價突然暴跌,國內白銀期貨跟著跳空低開,損失慘重”。 據了解,由于國內銀價與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走勢息息相關,外盤的暴跌令很多國內白銀投資者有些“猝不及防”。受美元上漲、西班牙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以及市場對歐元區2013年經濟預期悲觀影響,國際市場中的白銀延續了上周跌勢,上周五倫敦銀出現大幅下跌,收報于33.43美元/盎司,較前一周下跌1.07,跌幅達到3.10%。而受此影響,上期所白銀期貨主力合約周一大跌3%。 盡管存在較大的風險,白銀仍是許多投資者青睞的品種之一。“白銀期貨與白銀T+D相比,手續費低,與黃金期貨相比,保證金低,而且波動大。”從農產品轉做白銀已有一段時間的期貨投資者高先生表示。 據了解,在豆粕行情結束后,不僅僅是鐘女士、高先生這類的個人投資者,很多機構資金也都開始關注白銀期貨。“白銀俗稱"窮人的黃金",在經濟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白銀是投資者避險的重要選項。”深圳一家私募基金操盤手馮經理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不過在實際操作上,馮經理顯然比鐘小姐冷靜得多。“目前來看,白銀期貨牛市格局不會改變,但影響市場的因素復雜多變。我在進行白銀期貨交易時很少隔夜持倉,并且在倉位的設置上也非常謹慎。這些"好習慣"使避免了我在周一這種行情下出現大幅虧損。”馮經理說。 在資深操盤手熊濤看來,頭寸越大風險也就越大,投資者一定要控制好倉位和投資情緒。“投資的關鍵不在于回報的短期效應,而在于回報的持續性”。 對于白銀當下以及后市的行情,招金期貨白銀研究員孟偉認為,QE3推出后,美聯儲將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這顯然難與QE2每月750億美元的沖擊力相提并論,期待白銀出現類似于2011年前的“一飛沖天”的漲勢并不現實,未來的白銀行情應該會是一個“慢熱”的小牛市。“況且目前左右市場的因素太多,甚至從一個歐盟會議的開幕到結束都可以讓貴金屬價格坐一趟"過山車",很難會出現持續的單邊大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