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長時間下跌后,黃金價格在今年有了明顯回暖的跡象,這在6月以來的這波反彈行情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金價的反彈,不僅給在黃金大跌浪潮中遭受重挫的中國大媽帶來了希望,也令不少機構投資者重拾信心。那么,屬于黃金的這波“小牛”行情能否一直持續呢?
2014年以來,國際金價一改上一年頹勢,連續兩個季度在波動中上行,累計上漲超過10%,交出了一份三年半以來最好的半年報。
不過,國際金價憑借2014年上半年強勁表現也只收復了2013年大半失地,對于一年前搶金的中國大媽來說,現在的價格水平仍然沒有解套。
經過漲跌的洗禮,中國大媽購買實物黃金的觀念正在轉變。家住上海的吳女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黃金對于自己更多作為禮品,而不是投資品。”
“我選了一個金鎖掛件給外孫。”吳女士說,“主要是為了討個吉利,并不是作為投資。投資的話,黃金震蕩較大,收益也不是很高。”
吳女士的理財盤子除了購買黃金、銀行理財產品外,還打了新股,購買了信托產品,收益讓她還算滿意。
2013年,國際金價經歷了近30年最大跌幅,全年暴跌近30%,中國大媽在內的黃金投資者們被深深套牢。2014年上半年,對沖基金配置黃金資產,推動金價上漲。而如果這些對沖基金保持多頭態勢,中國大媽或在下半年解套。
大媽還未解套
回顧2014年上半年,金價走出多輪震蕩上漲行情,最終收于1320美元/盎司關口上方。
今年第一季度,國際金價漲幅一度達15%,盤中甚至沖擊1400美元大關,創下了2013年9月中旬以來的最高點。
然而3月中旬后,國際黃金卻連續調整,金價持續下跌兩個多月,市場信心動搖。不過,隨著6月到來,第二季度金價重整旗鼓,再度上漲,一舉突破1300美元大關,反彈鞏固前期戰績。
截至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國際金價報收1327美元/盎司。整個6月,黃金更是累計上漲6.7%。
7月上旬,紐約金價圍繞1315美元/盎司上下震蕩。7月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黃金期價收于1316.5美元/盎司。
國際金價的上漲為中國大媽帶來了希望。
2013年4月12日至15日,國際金價出現暴跌,隨后全國掀起搶金狂潮。《國際金融報》記者也在采訪中了解到,當時加入搶金大潮的中國大媽,購金成本多集中在每克290元。
按照2014年7月2日每克265元基礎金價比較,再算上投資金條10元左右買入和賣出的雙向手續費,這意味著一年前參與搶金大潮的中國大媽,現在每克還虧35元左右。而金飾品的買入賣出差價更大,購買飾品的大媽損失更大。
“最近沒有購買黃金的打算,去年買的黃金就一直沒有賺錢,今年金價雖然漲了,但是漲幅不是很高,還不能覆蓋損失,對黃金投資有點失望。”在去年買金潮中購買黃金金條的高女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如高女士這般對黃金投資失去信心的投資者不在少數。
3月中旬后,國際黃金均價回落也與中國需求萎縮有關。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5月中國內地從中國香港凈進口黃金量環比下降22%,至53噸,創下16個月內新低,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顯示中國的黃金需求在放緩。”
她進一步分析,由于2013年金價驟跌,部分中國消費者提前買入了飾品和金條,這可能會抑制2014年的需求增長。此外,中國政府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黃金出借的濫用,以及其他涉及黃金使用的金融業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黃金的需求。
反彈持續存疑
既然金價已經反彈至盈虧平衡點附近,那么國際金價下半年是否會爭口氣,為中國大媽帶來驚喜呢?
市場人士指出,這還需看那些上半年支撐金價上漲的因素是否可持續。
李寧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黃金上半年整體維持先揚后抑的格局。其中,在5月底觸及1240美元的低點后,又出現了一波反彈。縱觀上半年金價走勢,在1月初到3月中旬的上揚過程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春節假期實物需求提振、印度有可能逐漸放松對黃金的管制、去年1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創3年新低、俄烏局勢緊張及美國經濟受嚴寒天氣影響較大等。3月中旬至5月底的金價下跌,主要是由于美國2月工業產出超預期、俄烏局勢緩解及美聯儲議息會議上提及加息預期所致。6月份以來金價單邊上漲,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局勢緊張,伊拉克戰爭威脅以及美國對伊的態度是催化劑,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伊的態度從”不會派兵“到”將最多派300名軍事顧問前往伊拉克“,戰爭擔憂引發黃金避險需求,美聯儲主席耶倫表態較為鴿派,以及黃金對美股頻創歷史新高、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性指數(VIX)一度創年內新低等諸多利空因素不敏感所致。”
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地緣政治是一個擾動項,支撐國際金價短線上漲。第一季度真正引起黃金上漲的因素,從盤面角度去觀察無疑是美股的大幅下跌,從經濟基本面的角度去觀察,無疑是中美經濟的不樂觀,美國經濟回暖受到質疑,而中國更是在為經濟結構轉型預留空間,美聯儲提振貨幣寬松預期影響。”
貨幣寬松預期不僅僅來自美國,歐洲更是以實際行動再推寬松。
6月5日,歐洲央行降息寬松以抵抗歐元區通脹率持續過低的風險。歐央行降息降低了黃金持有成本,寬松措施釋放流動性利多金融資產。此外,歐洲降息寬松有利于提升區內經濟,促進投資回籠,這對美國經濟復蘇有一定的壓力,從而提升了黃金的避險作用。
不過,分析師認為,上半年支撐金價上漲的因素大部分是短線因素,且具有不確定性,如美國第一季度經濟的放緩具有季節性和突發性,歐元區的寬松短期不會改變美國經濟復蘇的趨勢,而不管是烏克蘭還是伊拉克動蕩都屬于局部地緣政治事件,這些因素都只能短暫影響國際金價,單靠這些因素還不能確定能帶動黃金繼續上漲。
長線因素曖昧
那么,影響今后國際金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李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金價上行空間有限,但1400美元/盎司一線有較強的阻力,主要受制于全球經濟好轉及風險偏好改善。”
李寧進一步分析,自今年初開始,美聯儲開始按計劃在每次議息會議上削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大致在10月左右,QE將會被削減完畢。因此,在此前后,市場會炒作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自上周美國遠超預期的非農就業報告出爐之后,大多數經濟學家紛紛將美聯儲加息時點提前。目前,絕大部分聯儲官員(16人中的13人)都預計明年開始加息,1名聯儲官員預計今年首次加息,另外兩名聯儲官員預計2016年開始加息。因此,加息預期將是始終懸在黃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美國5月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率為1.8%,創自2012年以來最大增幅。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為1.5%,則創下去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核心PCE年率一直被市場視作美聯儲實施第一次加息的重要指標,但受工資增長緩慢與醫療支出疲弱影響,當前通脹總體而言依然疲軟。這導致不少經濟學家紛紛下調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預期。
孫永剛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聯儲主席耶倫之前的講話沒有提及任何的加息言論,而且依舊以鴿派的態度對待目前美國的經濟形勢,美國貨幣政策的節奏是對黃金影響更大的因素,不能單單以加息預期來衡量當前的情況。美國經濟數據依舊疲軟,美聯儲表態稱利率水平將”在相當長時期“保持低位,未來加息預期仍可能進一步推后,這是中期利多黃金的一個因素。”
孫永剛認為,2014年的黃金走勢并不悲觀,金價下半年繼續抬升上漲的概率依舊較大,推升金價走高最大的因素還是經濟疲軟風險。
但是,也有市場人士指出,未來美國經濟繼續復蘇是大概率事件,這將打壓金價。如美國今年5月經濟數據好于預期就令黃金價格承受一定壓力。5月份以來,美國失業率降低,勞動力市場逐漸改善,房價逐步回升,股價再創新高,這使投資者將資金更多地投放到股市,打壓黃金價格的上漲勢頭。
此外,通脹風險也將支撐金價。“通脹已經開始慢慢升溫,在油價持續高位的推動下,黃金與通脹的聯系將再次成為市場的高頻詞匯。”孫永剛表示。
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普遍寬松,一個更為明顯的跡象是全球金融市場在2014上半年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從股票到債券再到商品,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幾乎全線上漲。美股、歐股、美債、黃金、房地產信托等9種主要金融資產,在過去12個月里全部獲得正回報,其中少的漲幅有5%至8%,多的漲幅達到20%至30%(比如歐股、美股),這在過去20年中都是極少出現的。
經濟走勢、寬松貨幣政策驅動、通脹隱憂都將影響下半年的黃金走勢,而更為重要的是,1400美元/盎司將會是國際金價的一道坎。
投行分歧加劇
為黃金走勢煩惱的除了中國大媽,還有國際投行。
隨著黃金價格走到關鍵點位,投行的分歧卻越來越大。
短線來看,澳新銀行在近期發布報告稱,黃金或繼續沖擊1330美元/盎司,甚至追擊1370-1372美元/盎司區域。但這或僅是中期出現的震蕩上行走勢,并不代表黃金將反轉進入牛市。
匯豐銀行7月4日發表評論稱,黃金仍維持窄幅區間震蕩,黃金的跌勢多數都是在非農就業報告公布之前產生。匯豐銀行稱,黃金真正的考驗才剛剛來臨,相信短期內黃金價格或將走軟。
在長線走勢上,機構的分歧更大。花旗集團6月24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14年下半年,黃金價格基本會企穩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主要是因為此前耶倫暗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聯儲利率仍會維持在較低水平,導致美元承壓下挫。
美銀美林在6月30日發表的一份評論中稱,2014年黃金價格可能已經筑底,預計第三季度黃金的目標價位在1250美元/盎司,第四季度將反彈至1300美元/盎司,并且2015年第一季度預計為1350美元/盎司。該行認為,市場參與者們越來越愿意增加黃金持倉,以此來對抗某些資產的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來的其他各種風險。
看空黃金的投行也不少。巴克萊銀行認為,黃金的基本面并不支持黃金價格突破至1300美元/盎司上方。該行表示,烏俄緊張局勢以及伊拉克的沖突增加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短期內逃過一劫,避免了進一步下跌的行情。但是黃金的長線走勢并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預計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時,黃金將重返下行通道。該行指出,黃金價格突破至1300美元/盎司上方應該會吸引投資者逢高賣出,進而導致黃金價格重新跌回1300美元/盎司下方。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雖然近月伊拉克及烏克蘭地區局勢持續提振金價,但由于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可能在下半年金價會重回跌勢。該行認為,在2014年第三季度,黃金價格或還有沖高動能,這完全取決于中東及黑海地區局勢。不過,由于美國經濟持續回暖,美元將上漲,債券收益率也將上升,并且在下半年美國量化寬松將會全部退出,金價將面臨越來越多的不利因素。
7月8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el Crane在報告中表示,預計2014年下半年黃金均價在1238美元/盎司,而2015年黃金均價將跌至1180美元/盎司。Joel Crane認為,當前市場基本面很難支撐金價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上揚,美債收益率、美國實際利率以及較低的通脹預期將給金價帶來一定壓力。
瑞士信貸分析師Tom Kendall預計,今年底黃金價格將跌至1220美元/盎司,并可能試探去年低點1180美元/盎司,2015年底預計進一步跌至1100美元/盎司。法國興業銀行也大膽預測,2014年金價或降至1200美元/盎司上方,2015年或跌破1200美元/盎司,2016年有可能跌至1000美元/盎司。
與去年不同的是,2014年,無論投行如何爭論,境外機構投資者已經站在了中國大媽這一邊。
截至6月30日,追蹤22種大宗商品的彭博CRB期貨指數今年上漲了7.1%,一舉超過MSCI明晟全球股市指數、美國國債指數與美元指數同期漲幅,成為上半年最賺錢的投資資產之一。多位對沖基金經理直言,這主要得益于對沖基金開始重返大宗商品市場。今年上半年重返大宗商品的對沖基金投資額超過60億美元。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期金凈多頭頭寸有所增加,以對沖基金為主的資產管理公司過去6個月增加了822萬黃金凈看漲頭寸。
對沖基金配置黃金資產的邏輯源于對美國經濟狀態的錯判。
年初,多數對沖基金在制定投資策略時,都將美國經濟快速復蘇與QE政策收緊列為重要投資方向,并大舉買跌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隨著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未達到預期,美元指數一直徘徊在80附近,甚至6月底一度跌破80整數關口,迫使對沖基金重新審視這項投資策略。
過度看好美元匯率上漲,市場落差不斷加大,迫使對沖基金進行空頭回補。部分嗅覺靈敏的對沖基金率先重返大宗商品市場,抓住金融機構對美元匯率未能大幅上漲的失望心態,反向買入黃金等大宗商品套利。
除了期貨,機構也通過實物黃金配置資產。7月8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09噸,達800.28噸。而今年5月21日,該基金持有量曾跌至2008年12月來的最低水平776.89噸,較年初的798.22噸流出約2.7%。
投資公司Sica Wealth Management總裁兼首席投資官Jeff Sica表示:“人們看到了持有黃金的需要,全球地域爭端在爆發中,人們意識到需要有對沖未來通脹的東西。”
資金將對金價走勢推波助瀾,雖然黃金價格上漲存在不確定性,但值得關注的是,從季節周期來看,金價正進入往年表現較好的時段,進入第三季度后,黃金的實物需求有望得到釋放。統計顯示,從2008年至今,金價屢屢在7月和8月創下階段性高點。
對于在1400美元/盎司左右入市搶金的中國大媽而言,如果國際金價上沖至1500美元/盎司以上,將有機會真正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