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跌近200美元黃金“雪崩” 金價長期還看QE3 |
字”下的金價狂潮 要理解為何金價能在過去10年創造數倍的投資神話,還需將時間回撥至格林斯潘時代。 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力斯潘,對美國經濟過熱始終保持著警覺,只要一出現過熱跡象,他就會出狠招降溫。1999~2000年早期,美聯儲曾將利率提高6倍,導致過熱的經濟開始失去速度,積累已久的網絡經濟泡沫于2000年3月開始破滅。2000年3月~2002年10月,IT行業蒸發掉高達5萬億美元市值。最終,美國經濟進入衰退階段。為重振經濟復蘇,美國采取了兩大政策:減稅政策和擴大國防、社會福利等財政支出。資料顯示,2001年1月,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暗示開始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政策。同月,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巨大的財政預算盈余為減稅提供空間,此舉使布什政府的1.3萬億美元減稅方案在國會獲得通過。 美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刺激了消費,推動經濟回到正軌;另一方面卻使財政赤字連年攀升。到2004年9月,赤字已高達4220億美元,占GDP比重3.6%,創歷史新高。同期,經常項目逆差飛速擴大,從上世紀90年代的900億美元躥升至2006年的8000億美元。“雙赤字”暴增擴大了美國的貨幣投放,大量從美國流出的美元被全球吸納。貿易逆差進一步刺激了美元貶值。2001年~2010年間,美元指數已累計貶值28%。 美國大量輸出貨幣,美元卻連續貶值,造成美元存量和美國的黃金存量嚴重失衡。舉一個通俗的例子:以前1美元可換1盎司黃金,但由于美元自身貶值,現在需要2.5美元才能換得等量的黃金。這種情況下,作為理性的投資者,自然會將資金從美元中撤出,轉而買入黃金。2001年~2008年,國際黃金從每盎司278美元漲至最高1031美元,累計漲幅達到223%。同期,美元指數卻累計貶值26%。 金價曾在2007年狂飆197美元,導火索就是臭名昭著的“次貸危機”。但在2008月3月~10月期間,黃金也曾出現一輪26%的深度回調。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衰退使全球對大宗商品需求劇烈放緩,最終商品價格暴跌拖累金價從當時的歷史高位1032美元一瀉千里。2008年下半年,美聯儲開啟了“印鈔機”QE1。2008年3月~2009年12月,黃金從680美元扶搖直上,升至高點1226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2008年10月,黃金一月竟下跌了147美元,為過去10年內單月最大跌幅。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資料顯示,在9月雷曼銀行破產并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后,美國通過了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新版救市方案,同時增加了延長減稅計劃和將銀行存款保險上限提高的條款。同月,全球各大央行同時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