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投資者最大的秘密武器 |
發布日期:13-08-02 08:59: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網 作者: |
樣的分析似乎缺少了能源方程。 許多政府的經濟學家認為,為了“增加就業崗位”,我們最該做的就是“刺激經濟”。這些經濟學家中有沒有任何一位曾經考慮過,日益增長的能源供應是否將會在未來支持這些增加的就業?當然沒有。這是當下經濟學家最大的問題 - 在沒有包含所有相關因素的情況下作出預測。 似乎常春藤盟校的商業教授以同樣的方式觀察宏觀經濟,如同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認為食品(行情 專區)來自于冰箱。商業學校聚焦于財政和貨幣政策是不正確的。。。。。。因為能源是經濟的驅動因素,而財政不是。 財政理應將經濟引導至健康的路徑上,但由于這種權力掌握在腐敗的央行法定貨幣當局手中,所以我們正在走向一個連鎖反應沖突。 如果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圖表便會發現,白銀價格在那時是如何堆積起來與原油以及道·瓊斯平均指數相抗衡的。1928年,購買一桶原油需花費1.17美元,同時白銀價格為每盎司0.58美元。由于美國經濟在1932年受大蕭條的沖擊,原油價格下降至0.87美元,而白銀價格下跌了一半以上至0.25美元。 隨著經濟狀況開始復蘇(按照推測),我們可以看到,到1936年白銀和原油的價格都上漲了。下一張圖表展示的是,同樣在這些年間,白銀價格與1桶原油價格的比率。 1928年,1盎司白銀(不是為銀幣價值標注的價格)值1桶原油價格的50%。1932年該比率下降至29%,之后于1936年回升至41%。請記住這些比率,因為我們將在本文稍后面的一部分將這些比率與現在的比率作比較。 在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是典型的教科書定義的通貨緊縮 - 即貨幣供應量的下降。隨著經濟活動的減少,貨幣供應量、白銀、原油和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有下降。 此外,在第一張圖中,你會發現,隨著道·瓊斯平均指數由250點(1928年)下滑至50點(1932年),原油和白銀的價格亦隨之下跌。另外,隨著道·瓊斯平均指數在1936年上漲到130點,原油和白銀的價格亦隨之上漲了。 同樣,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所發生的事,是經濟體中典型的通貨緊縮的結果,而它曾建立在健全貨幣的基礎上。不幸的是,今天,我們的狀況非比尋常。 下面這張圖表展示的是,被央行控制的法定貨幣體系如何完全扭曲實體經濟的價值觀。 該圖表將當前的道·瓊斯平均指數與黃金基金(簡稱“GLD”)、白銀基金(簡稱“SLV”)和USO(即原油ETF)相比較。SLV由紅色曲線表示,GLD由綠色曲線表示,USO由棕色曲線表示。你將會從圖中發現,2012年9月美聯儲Q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