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凈流入內地的黃金總量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成交量,才是反映中國實物黃金需求的真實指標。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每周以中文發表,所以往往被全球大部分的媒體忽略了,但香港月度黃金進出口數字是以英文公布,媒體往往將其作為了中國黃金總需求的指標。
實際上自從今年第二季度以來,香港進出口統計數據已經不能反映中國大陸黃金需求和進口的真實情況。這是因為中國已經通過其他入境口岸進口黃金。
下面的圖表列出了香港凈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黃金總量,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成交量,以及二者之間的比例。從圖表可以看出,從2011年中期到今年4月兩組統計數據之間有十分強烈的相關性,但在過去四個月兩組數據之間的相關性減弱,顯然中國大陸開辟了新的黃金進口路線。正如圖表所示,香港凈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黃金總量明顯下降,但一些媒體卻誤認為這代表中國黃金需求的大幅下降。實際上,這只能進一步證明新的黃金進口路線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
通過對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逐月的觀察可以發現,在今年中期中國黃金需求確實有所下降,但與香港數據所呈現的并不相同,而且目前需求已經再次呈現上升趨勢。每周數據顯示上海黃金交易所9月份黃金成交量可能會增加190噸。雖然年中需求疲軟,但中國黃金需求全年的指標仍處于非常高的水平。
如何解讀這些數據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呢?在2013年,盡管東亞和中東需求巨大,黃金價格仍然大幅回落。這主要是由于掌握黃金定價權的西方國家有大流資金流出黃金ETF。今年東方黃金需求可能有所回落,但是西方黃金ETF流出規模遠不及去年,事實上在某些月份ETF是小幅流入的狀態。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兩個最大的黃金市場中國和印度黃金購買量再次上漲,兩國的黃金溢價超過倫敦價格,在黃金價格方面我們可能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據龍訊財經前期的報道,金礦產量仍然繼續上升, 去年黃金需求供應為赤字,今年可能再次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在東方建立的新的國際商品交易所將只涉及實物金屬——尤其是在上海保稅區的上海黃金交易所(SGEI)和在新加坡的新加坡貴金屬交易所 (SGPMX)。在開始階段,這些新的交易機構的影響將是有限的,但當他們獲得足夠動力,實物黃金將繼續從西向東移動,就中長期而言,可能會有一些戲劇性的黃金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