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金銀幣的研究與探討之八——于不變中求變 |
發布日期:11-11-14 16:56:1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葉劍峰 |
在20世紀中國畫壇,齊白石是一座令人景仰的藝術高峰,也是與新中國金銀紀念幣最有緣份的畫家之一,不僅多幅畫作被選為生肖金銀幣圖案,而且1997年還專門為他發行過1套8枚金銀紀念幣。然而,齊白石的巨大藝術成就,得益于貫穿一生的“變法”。尤其是60歲以后的“衰年變法”,更是下定決心,按照他的話說,即使變得沒有飯吃了,也不要別人可憐他。自此,他的畫風由青藤、八大的冷逸,脫胎為紅花墨葉加配工筆草蟲的新穎大寫意,以清新、喜人的畫風,廣受人們的推重,在現代中國畫壇上聲名鵲起。
求新求變是藝術發展的一個硬道理,生肖金銀紀念幣當然不能例外。當今時代,世界在科技和經濟的大踏步前進中發生了巨變。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東西方的文化融合已是不可阻擋的世界發展潮流,并日益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因此,生肖金銀幣的設計,也同樣面臨著一個如何適應國際潮流變化和發展的問題。
然而,所謂中國傳統文化與全球文化的融合,絕非盲目的崇拜或簡單的“嫁接”,而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形態,與優秀的外來文化、現代文化的“聯姻”,是一種文化的升華。因此,要把握好繼承與開放的關系,在吸取原汁原味的“母乳”的同時,要不斷融進現代的新鮮“營養”,艱苦求索,大膽創新,打造出獨樹一幟的世界品脾,彰顯中國生肖金銀幣的無窮魅力。
2009中國己丑(牛)年1/2盎司梅花形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從已發行的兩輪和正在發行的第三輪生肖金銀幣來看,作為生肖之魂的藝術形象,幾乎由動物繪畫一統天下,其間變化很小,直到近幾年才打破了這一模式。生肖金銀幣作為—個系列,需要有完整的統一性,而這種形式上的統一,與設計創新往往是一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設計者的手腳,使設計者不夠大膽。然而,這并不意味某種形式必須“12年一貫制”,是否可以打破?如何打破?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另外,生肖金銀幣也不能照搬民間藝術品,在吸收優秀民間藝術的基礎上,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設計者的再創造精神。
從2009年以來發行的本色生肖金銀幣,其背面圖案采用生肖動物的寫實造型并以該動物的裝飾頭部為背景,虛實相生,簡繁輝映,別有一番韻致,給人們帶來新鮮的、現代的感覺。這種可喜的變化,其意義遠不在這些生肖金銀幣本身的藝術效果,而意味著求新求變這一理念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供稿:湖南藏金閣貿易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