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中國戲曲中最大的劇種,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式,臉譜完善,譜式繁多,蔚為大觀。京劇演員各行當都經過化妝,由固定的臉譜有效地表現出人物的品貌、身份、性格、特征。臉譜使人能目視外表,窺其心胸,具有“寓褒貶”、“辨忠奸”“別善惡”的藝術功能。
中國京劇藝術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逐漸演變而成的,它的形成僅僅兩百年的歷史,卻包含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被譽為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與京劇表演藝術一樣,是與演員共同呈現在舞臺上的藝術,被視為“國粹中的國粹”。
京劇臉譜被譽為角色“心靈的畫面”,是由唐朝樂舞大面所戴面具和參軍戲副凈的涂面逐漸演變而來,一般應用于凈、丑兩個行當。通過藝術的創造,用顏色和線條形象地表現于戲曲人物的面部。同時又以說明性,象征性,評議性,性格性,象形性為指導思想,組織成各式各樣的面形圖案,為每一個人物制定了一個固定的譜式,所謂“花”而有“譜”,這就是“臉譜”二字的由來。
京劇臉譜由簡單趨于復雜,由原始的“整臉”演變、發展、變化而豐富,由平面趨于立體,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圖案。京劇臉譜的色畫方法,基本上分為揉臉、抹臉、勾臉三類。每一種臉譜雖畫法各異,但都是從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發,以夸張、美化、變形、象征等手法來寓褒貶,分善惡,從而使人一目了然。京劇臉譜是以色定調,畫法之中顯深意。
為詮釋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展現京劇臉譜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弘揚京劇藝術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中國人民銀行于2010年9月以中國京劇臉譜為題材發行彩色金銀紀念幣,擬發行三組,臉譜人物皆選自京劇人物中的正面角色,或廉潔奉公、剛正不阿,或驍勇善戰、忠心為國、或才華橫溢、正氣浩然,意在展現京劇臉譜創作過程中富有時代特色的思想與美德,弘揚新時期的精神風貌。
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摘自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