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和生存命脈,而貨幣制度是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一。在革命戰爭年代里,不斷成長的金融事業為革命根據地經濟、改善和保障民生,支持武裝革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2年2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瑞金成立。在江西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有一棟只有兩個小廳三個房間的磚木結構二層普通民房。這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當年正是在這里印刷發行了初期蘇維埃貨幣,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奠定了中國金融事業初期的鄒形。圖中所示的這枚五角紙幣,就是當時的產物,它見證了我國人民金融事業的開端。
當時,毛澤東和其他根據地創始人根據巴黎公社的教訓和蘇聯的成功經驗,清醒認識到,革命想要成功,必須一手抓槍桿子一手抓錢袋子。因此,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誕生伊始,新生的紅色政權就決定創立自己獨立的金融體系。
根據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成立后即著手設計國家銀行紙幣的印刷大事,開始人民政權統一發行貨幣的嘗試。根據當時蘇區的具體情況黃亞光負責設計出了壹元、伍角、貳角、伍分等面值的蘇幣票樣。1932年7月,印制出第一批蘇區紙幣。貨幣以銀元為本位,紙幣為銀幣券,1元銀幣券兌換1銀元,兩枚五角銀元券兌換1銀元,二十枚五分銀元券兌換1銀元,銀元為國幣,并逐步回收了各種雜幣,使中央蘇區的貨幣實現了統一,國家銀行貨幣的發行與流通,穩定了蘇區的金融環境。
全國解放以前,金融組織體系非;靵y,國民黨統治區有他的一套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在東北有“偽滿”的一套金融組織體系,我們解放區也有自己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不統一,金融制度自然也不統一,區域分割現象突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解放區的金融機構進行調整和遷移,對國民黨官僚金融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加以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了共產黨領導的、全國統一的由中國人民銀行領導的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時至今日,這些當時的銀幣券已經存世稀少。這些銀幣券連同其他紅色貨幣,共同描繪了中國金融事業的雛形,見證了紅色貨幣歷史,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金融業發展演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收藏快報 陜西 馮馨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