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紙幣 財迷不“財迷” |
講述收藏故事 品味收藏樂趣 千奇百怪的收藏品的背后是千姿百態的收藏者。收藏紙幣對于“80后”的丁璐來說是兒時的一些回憶,是小財迷的長大之路。她從小就對各種各樣的硬幣感興趣,悄悄攢了不少,懂事以后她也只是習慣性的收集稀奇的硬幣。一次偶爾的上網查詢,卻讓她對紙幣收藏入了迷。網上查資料,網下找藏品。網上和同道中人討論學習,網下整理自己的小寶庫,她的課余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她的愛好被朋友戲稱“財迷”。 逛網站激起收藏紙幣興趣 由于親戚朋友經常會去國外,丁璐從小就喜歡收集各國硬幣,“我覺得硬幣好看,花樣繁多”。 一次偶然機會,她上網查有關硬幣的資料,隨手點開了關于紙幣的鏈接,看到第三套人民幣的資料,有張2元面值的紙幣,正好她也有一張,可是網上的價格讓她大吃一驚,一張竟然要賣200多元,而且相同面值還有不同的版別,原來紙幣有那么多講究,她頓時對人民幣的收藏產生了興趣。于是,她開始關注網上各種關于人民幣收藏的信息,學習識別真假幣的知識,加入了網上討論群。她的第一張“80版”空心水印2元紙幣就是通過網上換來的,“那是在10年前,由于那時紙幣升值沒有那么快,紙幣愛好者都是用自己多的紙幣換沒有的紙幣,我用多余的10元紙幣換了這張2元紙幣”。 有一次,丁璐看到“四同號”百元紙幣很好玩,就下決心收集這種紙幣。多年來,她讓親戚朋友幫忙留意,目前,“四同號”百元紙幣她共收到6張,“我會繼續收集下去,但我并沒有想賣它們,因為我只是小小收藏者而不是一個幣商,在我眼里它們是我的寶貝而不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10多年來,她收藏了各種各樣的硬幣、紀念幣、紙幣,其中不少是“以藏養藏”,交換過來的,“我是工薪藏家,非專業的,只是玩玩而已。我沒有那么多閑錢搞收藏,以藏養藏,壓力也小一些”。 每一張紙幣都有一個故事 紙幣代表著一個國家當時最高超的印刷技術,包含著當時社會的風土民情、時代變化、社會發展、經濟飛躍等等無窮的知識。丁璐說,比如“棗紅一角”從流通到全部回收只有兩年,為什么呢?分析各種原因,丁璐覺得“非常有趣”。 盡管藏品的升值讓人們興奮,但對丁璐來說,收藏知識的豐富同樣能帶來精神上的歡愉。她說:“閑暇之際,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各種各樣的錢幣,我就有種成就感。因為有些是市面上看不到的。就像那些收藏古玩的玩家一樣,不管真假,看看就挺開心的。” 雖然自己還沒收藏到“棗紅一角”這樣的珍品,但丁璐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