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5年1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錢幣》報自2001年創辦,迄今已歷14載寒暑。長期以來,《錢幣》報一直肩負重任,堅持正確的導向,積極宣傳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政策,積極支持和配合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各項政策與工作,并竭盡全力地培養錢幣收藏愛好者隊伍,以促進中國錢幣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今天,對于《錢幣》報的停刊,我們或許無能為力。但我們為之兢兢業業奮斗了十幾個寒暑,至今,甚至每一個標點都還透著溫度。那是我們為之付出的努力、熱情與百折不撓。但種種原因,我們非常無奈地做出了停刊的決定。
或許,紙質媒體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茍延殘喘,這是上百年巨廈的倒塌?還是大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我們關注著時代的變遷,試圖用我們所有的智慧與辛勤去捕捉時代強大的脈搏。我們做過許多的探索,許多的改變,我們一路奔跑,一直很努力!
在強勢的時代潮流面前,我們卻毫無例外地真實地缺乏著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強大的資金注入,……,但我們艱苦地撐了下來。因為讀者的支持,更因為作為辦報人的堅毅與不懈的精神品質。
很多人都在說,這個時代是文化的沙漠,是喪失閱讀的時代,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閱讀,因此,整個生活也越來越碎片化了。這將是一種表面看起來活潑、跳躍的生活,而事實上卻是一種完整思維的斷裂。在這樣的閱讀時代的背景下,很多紙質媒體編輯人都振聾發聵地說了一句話:
紙質閱讀的時代永遠不會消失!
是的,這種完整的閱讀是我們思考的需要,也是文化完整傳承的需要。報章書籍的紙墨飄香,事實上是體現著一個國家文化的個性,是一個民族精神的歸依,是有著溫度與風度的。那我們又怎能丟棄?
而事實是,《錢幣》報自創刊以來,我們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年辦報費用約在280-300萬元。近年來,又因網絡媒體的擠占,廣告收入大幅削減,企業效益逐年下降,我們已經無法再繼續支撐《錢幣》報的生存與發展……
在此,《錢幣》報全體采編人員,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我們工作的廣告客戶、中國金幣特許零售商、撰稿人,以及廣大讀者朋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思我往矣,風霜雨雪,碩果乃存,堪慰我心!
《錢幣》報編輯部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