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4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特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9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和”字書法——草書普通紀念幣一枚。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知道我有收藏錢幣的愛好,為我搶得一枚。新幣到手,不忍直接把玩,連忙裝入塑料袋中,反復觀賞,內心充滿了喜悅。
早在2008年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和字已經顯出它的魅力。通過897名演員的表演,不僅表現了活字印刷術,還分別表現出了中國從古至今不同字體的“和”字。從那時起,和字就引發了人們的積極探究。
中華文明不僅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紀念幣有多種,但用紀念幣的形式來彰顯漢字藝術和中國書法,并且要用篆隸行草楷五種書體來表現,在成千上萬的漢字中,和字是第一個。“和”字內蘊豐厚,寓意深遠。“和”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標注的就有五種讀音,如(hé),作形容詞為和諧、和睦、暖和,作動詞為和解、調和,作名詞為和平等,都是吉祥的寓意。
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大境界,先賢圣哲都推崇向往這種境界。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里就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孔夫子倡導“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類似的古訓還有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百忍堂中有太和,都是說的“和”。孟子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要辦成一件事,要成就一項事業,要贏得一場戰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和是一種有差別的、多樣性統一,因而有別于“同”。比如烹調,最重要的是調和五味,使酸、甜、苦、辣、咸調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味俱全的境界,才算是美味佳肴;音樂中,必須將宮、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音共鳴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樂。和是寬容主義精神的表現,表現的是理性。自古至今,人類因國界、宗教、種族等各種歧異,思想、語言的差別,乃至因家庭、財產、感情等諸多問題,常常引發各種爭端和沖突,造成了無數的慘劇。如果用寬容的態度,承認這些差別并使多樣性相統一,人類社會則會呈現和諧的局面。
和的范疇非常寬泛。它包含著天地自然之間的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人與人之間的和,個人內心的和等不同層次。日月經天、江河緯地、四時有序,這是自然之間的和;春種秋收,是出而作,日入而息,不違時令,是人與自然的和;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和平相處,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和;量力而行,既不狂妄自大,又不悲觀自卑,保持心態的平和,更是人能長久的基礎。
和的優良傳統得到了后人的發揚光大。建國之后,我國提出了和平共處的五項基本原則,這一原則,至今仍然是指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石。近年來,黨中央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重大戰略舉措和目標。“構建和諧社會”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因為它深契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黨和國家宣布把構建和諧社會和構建和諧世界作為國家的方針和理念,這不僅是中華民族歷史的新起點,而且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紙牌游戲中有一種和局。牌起完后,沒有人愿意打牌。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放棄本局,握手言和。那些算計、警惕、防范都失去了作用,那些隱藏的刀光劍影、烽火狼煙傾刻消散,那些假想的敵人和對頭立該成了朋友。和局雖然短暫,卻提供了一種模式,一種令人向往的可能。這樣的寓意,自然也包括在和中。
一枚小小的錢幣,卻深蘊如此豐富的文化,和字幣深受人們喜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