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熊貓金幣的誕生與發展(上) |
發布日期:13-04-09 08:50: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朱純德 |
【 一 項 國 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貴金屬紀念幣、普通金屬流通紀念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人民幣發行的組成部分,20多年來走過了輝煌的發展道路。這條輝煌之路以1979年國務院下達國發〈250〉號文件為起點,文件主要條文是正式授權中國人民銀行代表國家對外發行紀念幣。國發〈250〉號文件是一個歷史性文件,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央行、對我國造幣行業發出的進軍令:撰寫國家貨幣發行的新篇章,弘揚中國優秀錢幣文化;發展造幣先進生產力,創造錢幣文化新輝煌。 這個文件明確了中國人民銀行其后發行的紀念幣的法定貨幣性質,其發行屬政府行為。此外,文件還明確了我國金銀紀念幣發行之初要面向海外銷售,實行外匯結算;明確了它是一種特殊商品的市場定位。 落實國務院確定的這項國策,要依靠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當時的國情,央行的實施原則是: 一、中國金幣的準備和正式發行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靠以政府為主導的啟動、推動力量,央行所屬有關部門、印制系統要同時動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含黃金)資源,并要爭取國務院有關部委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二、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利用現有設備、技術發展金幣的生產力,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盡量盡快學習吸收國外的先進金幣生產技術,實現從落后的造幣生產工藝向先進的金幣生產技術轉換,不斷技術創新; 三、從中國金幣發行開始,就把金幣定位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結合的產品,明確選題方向是: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宣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表現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和世界和平,并要堅持金幣藝術風格的民族化、中國化。這是一條主線,遵此,以后不斷充實,并蘊發出從單項選題到系列選題的發展; 四、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中國金幣發行之始就是要建立海外市場,要建立歐、美、亞幾大銷售板塊,實行代理制,不斷擴大國際市場,以后隨國內經濟的發展還要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國際、國內并舉。在產與銷的問題上,要實行以銷促產、以銷定產的辦法,做到市場需要與生產實際的平衡,保持穩定的產銷關系。 五、根據國家黃金政策和黃金產業的需要及黃金管理辦法、國際市場的形勢,及時進行金幣的專業經營,成立專業化的金幣總公司,實行行業化、專業化管理,并適時實現政企分開,促使中國金幣的管理和生產技術水平、產品質量趕超國際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中國金幣的發行、啟動、發展是有歷史條件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領導人,央行領導和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管理人員,造幣廠領導、科技人員、美術人員、工人們上上下下共同智慧和創造的結晶。中國金幣的創立原則、金幣人的開拓精神貫穿于中國熊貓金幣的誕生和發展之中。 【 一則信息引出的決策 】 197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紀念金幣——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在海外發行,并取得成功,接著在不到三年的時間,中國人民銀行又相繼發行了國際兒童年、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辛亥革命70周年等多套金銀紀念幣,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國際同行和金銀幣愛好者一致反映中國發行金銀紀念幣具有歷史意義,評價為選題好、圖案設計好、雕刻工藝好、鑄造質量好,可稱是當時世界上所發行最美的金銀幣之一,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標識之一。短時間內國際上一些錢幣公司、貿易公司紛紛訪問北京,了解中國發行金銀紀念幣的情況,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政策、金銀幣發行方針和經營方式等,以尋求合作和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