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與印制管理局的誕生紀實 |
發布日期:13-04-08 08:46: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胡福慶 |
中國人民銀行是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力量解放北部中國而應運而生的。當時各解放區已經逐漸連成一片,但是各地區自主發行的貨幣名稱五花八門,比價也不一致,對經濟生產、貿易造成很多的不便,歷史給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統一貨幣,成立專門的銀行進行國家管理,以適應大軍南下解放全中國的要求。 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特寫推至新中國建立前的1947年。當年的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省西柏坡召開了土地會議。當時革命老前輩董必武同志擔任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部長。董必武部長在召集各解放區代表進行工作座談時,就當時的財經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董必武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從全國的形式來看,隴海路以北各解放區已成為緊密的一體,但是各解放區自主印制的貨幣繁多,各解放區之間的貿易往來,物資交流,行軍作戰和支援解放戰爭等方面均造成了較嚴重的困難。于是會議重點研究了各解放區的貨幣統一問題以及建立中央財政基金等迫在眉睫的一系列問題。在1947年8月1日上報中共中央的《華北財辦組織規程》中的第五條已明確提出“籌建中央財政和銀行”。8月16日中共中央很快就批準了上述組織規程。 1947年底,12月2日董必武同志正式向中共中央提出來關于成立中央銀行和發行統一貨幣問題的請示。中共中央明確的在12月18日批復:根據各種情況,目前建立統一的銀行是否有些過早,進行準備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銀行名稱可用“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中共中央批復的精神,董必武同志找到了南漢宸同志,指示南漢宸同志就成立中央銀行,發行統一的中國人民銀行幣和鈔票設計等相關工作開始進行籌備,物色人才,尋找設備。董必武同志再三叮囑:鈔票圖案設計出來一定要先報送黨中央進行審查,這是件很嚴肅的事情。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準了華北銀行會議的決議文件,決定首先在華北,西北,和華東三大解放區的范圍進行貨幣統一的工作。12月30日董必武同志致電東北局并報中共中央,委托東北局代印鈔票,電報中明確銀行名稱為“中國人民銀行”,當時決定的票面大小為長135毫米,寬70毫米,票面主景為毛主席肖像,票面面額為500元和1000元兩種。印制數量500元印6000令,1000元印4000令,票版請東北局代制,花紋和顏色盡可能繁雜些。 從1948年4月開始,東北銀行工業處佳木斯印刷廠開始印制人民幣(1000元 圖案為雙馬耕地),采用膠印機印制,并于1949年2月運至河北石家莊直屬加工后完成。佳木斯印刷廠印制的產品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尚有剩余工序未完成,是半成品,只有到石家莊進行最后加工之后才能入庫待用。 1948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上報了《關于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的補充意見》并在文件中附了5個品種,7個版本的設計稿件。當時這7個稿件的內部編號為1#、3#、9#、18#、25#、26#、27#。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幣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計劃,并委托華北,華東印制中國人民銀行的拾圓,伍拾圓,壹佰圓新鈔。 11月18日,董必武同志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時發行統一的中國人民銀行幣。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告成立,成立的當天即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發行了第一批人民幣伍圓,拾圓,伍拾圓三種券鈔。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誕生的歷史吉祥日,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劃時代里程碑。 12月7日,也就是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一星期之后,《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社論《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幣》。社論指出:“解放區的貨幣配合著戰爭的勝利,迅速擴大它的流通范圍,并把蔣幣驅逐到它的墳墓里去”。 1949年隨著天津和上海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各大城市的印刷廠,對迅速擴大的城市經濟起到了印制貨幣保障流通,配合大軍南下的宏大目標,向著新中國的成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以郭顯明為組長的軍代表接收國民黨天津協和印刷廠。25日恢復生產,印制人民幣。1949年5月改名為“天津人民印刷廠”。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以秦炎為組長的軍代表接收國民黨中央印制廠北平廠。2月2日恢復生產,印制人民幣。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由石家莊遷入北平市。同月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視察新接收的國民黨中央印制廠北平廠,并為該廠取名“中國人民印刷廠”。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以楊炳超為組長的軍代表接管國民黨中央印制廠總管理處及所屬中央印制廠上海廠第一分廠,六聯印制所,中央印制廠制墨廠和中央造幣廠,中央造幣分廠(馬玉山路)及原國民黨4個特約的印刷企業。 1849年9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全國發行、印制統一會議,貫徹上海財政經濟會議精神,落實“三個統一”,即:關于統一貨幣生產工作的決議、關于統一貨幣印制費管理的決議、關于統一印制廠與發行庫關系的決議。從而加強對印制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建立起新的貨幣印制管理體制。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撤銷各解放區一、二、三印制局及直屬廠,分別與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印刷廠合并。至此,當時的印制企業共有14個,整體職工人數為17000余人,已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 1949年12月29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組織機構及組織條例,正式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管理局。也就是說,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4812月1日)后的幾乎一年,領導全國(除臺灣)貨幣印制工作的印制管理局誕生了。 注: ●印制管理局正式對外為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管理局 ●后在文革結束時改為中國印制總公司 ●近幾年改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楊秉超和郭明顯分別擔任過印制管理局正、副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