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尋找中國銅元的一些見聞和感受 |
發布日期:13-04-08 08:44: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楊公博 |
一、美國的錢幣交流會 美國的錢幣活動,和中國大同小異,也是每年在全國不同城市舉行很多次錢幣交流會(COIN SHOW),最大區別是:每個地方的每次交流會,都提前一年全部確定并公告給所有泉友,比如2011年8月16-20號在芝加哥有大型國際錢幣博覽會,那么2010年12月之前,基本上所有愛好者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了解到,而且主辦者還會提前印刷好一本類似日歷本一樣的宣傳冊,把全年的全國活動時間、主題、地點公布出來,這些活動絕不會提前、推遲或取消。 每年主持錢幣交流會最大的機構是美國錢幣協會(ANA),其他各個地方有不同的主辦者,各個地方的展銷會有時又稱呼為博覽會(EXPO)。其中每年有兩次最大規模,一是8月份的大展,2010年在波士頓,2011年在芝加哥;二是固定地點的1月份的紐約國際幣展,這是高端展銷會,每年固定在紐約的華爾道夫大飯店,曾經是紐約旅店業的頂級代表,所以買賣雙方花費不菲。這兩次,都是ANA主辦的。其他有名又比較熱鬧的,還有南部巴爾的摩的11月幣展,西海岸的9月洛杉磯長灘幣展,都很不錯,足夠熱鬧。 有時這些交流會也有時間沖突的,比如1月份紐約國際幣展的同時或錯開一兩天,是南部弗羅里達州的“FUN SHOW”,有時在奧蘭多,有時在坦帕,都是陽光燦爛明媚之地:在紐約還風雪交加,次日趕到奧蘭多卻是海風和煦溫暖,對于能奔善跑的泉友來說,兩地來回跑,也是很趣味的體驗:紐約飛奧蘭多大約2個多小時。 美國的錢幣交流會網上都會有消息和相關資料。 二、美國玩中國銅元的人 拋開專門做研究的專家不說,比如以前的伍德華,真正收藏、交易中國銅元的人極為稀少,多數是玩綜合錢幣或者亞洲錢幣的,順便玩點銅元。也有極少數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或者華僑,認真專心喜歡中國銅元,收藏、交易、研究。美國本土的專業銅元愛好者,我至今沒有發現。這些美國泉友,主要集中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其他地方也未發現。少數美國朋友也有喜歡銅元的,但只是他們喜歡的中國錢幣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注重品相和評級幣,很少對版式進行分類。 大家熟悉的“JC LEE”李先生,就是喜歡中國銅元的一位紐約的物理學家,其父輩在解放前就有心收集中國銅元及古錢、銀幣等。最近兩年,其家族藏品中的不少銅元、銀幣已經通過香港某拍賣公司拍出不少,其中不少品種已經在“錢幣天堂、錢幣中國”兩個網站披露過。此外洛杉磯的“迷中迷”孫先生也算是喜歡銅元的一位泉友,他的主題是研究中國機制幣,銅元只是他研究課題的一個部分,但借助銅元的種種情形,孫先生做出了很多對大家都有啟發和幫助的研究成果。 除了他們,還有不少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泉友,無論專業還是附帶,也算是為中國銅元在美國的流傳、宣揚,做了有益的工作,近年來不少美國朋友在國內網站注冊,其中一些就是玩銅元的,比如紐約的陳先生,就是典型代表,目前在美國,我所知道的,陳先生收藏中國銅元品種最多、品相最佳。 三、我尋找銅元的一些經歷 我初次去美國,是應美國ANACS評級公司之邀,才得以成行。首站的目的地是紐約,其次是波士頓,正趕上ANA的錢幣大展。這次美國之行,得紐約泉友小張的幫助最多,沒有他的幫助,我幾乎寸步難行,畢竟我的英文很難應付,何況是第一次訪美。從那之后,陸續又去了西部洛杉磯(9月)、南部巴爾的摩(11月)、坦帕(2011年1月)、紐約(2011年1月),除了洛杉磯之外,每次赴美都是經過紐約停留。半年來,基本跑遍了美國最大的幾個城市及幣展,也有一些收獲和發現,綜合寫來給大家分享下。 在波士頓的頭幾天,銅元收獲很少。因為參展的幣商,沒有一家是專門玩中國機制幣的,更別說銅元了。幣展上1000多家參展商,需要中國幣只能一家家去詢問,不厭其煩。而且還無法問“銅元”,只能問“中國幣”,再在他們很有限的中國幣里邊,挑選你需要的,有古錢、銀幣、銅元。其中古錢相對多見,其次是銀幣,最少就是銅元。 第二天在一個專營亞洲錢幣的幣商攤子上看到一枚美國代鑄版的機制方孔:寶廣局的滿穿雙柱版,原光未使用的品相,美國幣商將之與一堆普通機制方孔放在一起,每個5美圓。這個幣價值在2000美圓左右,于是毫不猶豫買下。除此之外,沒有發現其他值得一看的銅元了,一個普通版式、普通品相的四川光緒當二十,開價100美圓,無法成交。美國幣商的中國幣,多數可以還價, 但幅度很小。偶見品相稍好的陜西二分銅元,開價100美圓!都是受“克勞斯目錄”的影響,價格偏高很多。 后來去洛杉磯,待了兩天,銅元部分只買了一個開國紀念幣十文,面隸書背楷書版,也是被幣商放在普通十文中,5美圓一個挑出來的。11月的巴爾的摩、1月的紐約,在銅元方面都沒有什么實質性收獲。我最期待的是看到一些新版式或者是一些能幫助解決有關中國銅元研究問題的收獲,始終沒有。 美國的錢幣交流會都是有展臺的正規活動,沒有擺地攤的。展臺攤位費很貴,一般要數百上千美圓一天,根據城市不同有所不同。美商與中國最大的差別,是銷售錢幣的誠信方面:沒有任何人會故意銷售假幣,一旦發現,輕者逐出市場,逐出這個行業,重者犯法,要判刑的。所以如果他們拿不準的東西,要么不賣,要么跟客戶講清楚是疑問品,要與不要自己把握。所以和美國幣商買東西,相對來說,省心很多。 四、美國錢幣學會的收藏 美國錢幣學會(ANS)是私人、公益性質的學術組織,收藏有大量古今中外的錢幣,是世界上最大的幾個錢幣收藏、研究組織之一,因此建立了美國錢幣博物館。他們收藏的中國錢幣雖然在該館總量中占比很小,但也非常豐富,從先秦錢幣到近現代機制幣都有相當的數量,品種版式頗為多樣。 在紐約期間,我前后花了兩天時間去拜訪該組織,并贈送我的錢幣專著給他們,同時加入了美國錢幣學會,年費100美圓。加入之后,得以更自由地欣賞、觀摩他們的中國藏品。由于時間限制,沒有看完他們收藏的全部中國機制幣。在收藏方式上,他們把中國機制幣按省份分開,每個省一個鐵制的平面抽屜,大約70平方厘米大,抽屜里擺放無數個小方格,用紙隔開,每個格子里放著銀幣、銅元。他們的整個管理很科學很先進,但是這種擺放方式十分落后!我看到無數的精美原光銅元、銀幣,就這么毫無遮攔地裸放著,有的甚至幾枚原光幣疊在一起擺放,令人痛心不已! 他們收藏的中國機制幣很多,上至大清長須龍、北洋一兩銀幣,大清宣統三年二分、安徽二十文銅元,下至小毫子、小銅元無所不有,但看得出來,他們收藏中國機制幣不是系統進行的,是偶然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藏品主要靠捐贈,別人贈什么就收什么,不考慮系列的完整性,所以很多省連普通品種也不全,但往往有最珍貴的一枚兩枚。同時,不可避免,在他們的收藏中,混雜著不少贗品、私鑄品(按官鑄介紹),這些贗品有的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他們也有!當然,與古錢相比,銅元中的贗品要少得多,我和同行的小張在他們的古錢盤子里挑出來不少假貨,尤其是三字刀之類。銅元每個抽屜里不過一兩個。這些我都告訴了他們的研究部主管,他們很認真的做了記錄。 后來幾次去紐約,都沒有再去美國錢幣博物館,時間太匆忙。下次一定抽時間去,爭取把他們的中國藏品全部瀏覽一遍,看看能否找到些對促進我們國內的研究收藏有用的東西。 在美國錢幣博物館最大的感受是,他們是開放式的搞研究和展示,所有錢幣都可以給參觀者親手接觸的機會,而且他們博物館的藏書,是世界最豐富的,千百年來全世界的錢幣著作,基本上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并可以認真閱讀。館里的服務員也非常熱心專業。唯一感到不足的是,給錢幣照相的話,收費很高!每個需要上100元人民幣,而且得由他們照好提供給你。我因為給他們捐贈了著作,又加入了會員,所以得額外善待,得以用自己的相機拍了幾張僅供個人參考的圖片,主要是些精品銀幣,銅元只拍攝了一枚“寧”字五文。 我相信在他們的藏書中,一定有一些可資利用的中國銅元方面的資料和信息,期待將來再去搜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