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4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特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眾所周知,漢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同時,它也是我們悠久而燦爛的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和發揚的重要載體。漢字不僅本身內涵豐富,而且在古人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還逐漸形成了富有鮮明特征的書寫方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書法。
為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的書法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和”文化,中國人民銀行曾于2009年發行了第1組“和”字書法—篆書普通紀念幣,緊接著2010年又發行了第2組隸書紀念幣。時隔2年后,央行又重啟了該普通紀念幣項目,并于2013年發行了第3組和字幣。沒讓我們等待太久,今年的9月25日,第4組和字幣即“和”字書法—草書普通紀念幣驚艷登場,雖然筆者還未能與之親密接觸,但就觀其高清圖案,就給人一種濃濃的藝術美感。
這枚“和”字書法——草書普通紀念幣,正面主景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緣上方刊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下方刊面額“伍圓”及年號“2014” 。背面主景圖案為草書的“和”字,襯景圖案為書法的飛白,內緣左上方刊“和”字的五種書法體。整枚紀念幣設計簡潔、主題突出,極具觀賞性。
先從正面的圖案說起,與其它流通紀念幣類似,該枚草書和字幣的正面以國徽為主圖案,而其中的亮點在于標注面額的“伍圓”字樣上。看到這樣的標注,頓時勾起了我們關于老版紙幣的許多記憶,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這枚和字幣在藏友心目中的親近感,拉近了紀念幣與收藏者之間在情感上的距離。
再來觀賞紀念幣的背面圖案,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大大的“和”字,書寫得如此飄逸而靈動,仿佛是一個在幣面上跳舞的舞者。草書不愧為變化最為豐富的書法,我想只要通過不同的書法家來書寫,簡單的一個“和”字就能寫出各種不同的風格特色來。而紀念幣上的這個草書“和”字,也一定是一位書法大家的杰作,他的筆鋒蒼勁有力、一氣呵成,行云流水間彰顯出了深厚的書法功底,體現出了一種隨性而不隨意的氣韻。
草書“和”字的左上方配有五種和字的書法體,一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書法體下“和”字的風采,讓我們以同一個字為例,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五個不同書法體的“和”字也提示了該題材紀念幣將發行5組,收藏愛好者可以從這5個小的“和”字中找到與主圖案“和”字對應的書法體,增添了集藏的樂趣。右上方,一筆粗壯的書法筆畫貫穿整個幣面,毛筆書寫草書所特有的那種藝術感染力,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給觀賞者和收藏者留下了一個懸念,讓大家猜測它是哪個字的一筆。這種留白的藝術表現手法恰到好處的渲染了書法,這一傳統藝術的魅力,也激起了我們對草書的濃厚興趣。
從鑄造工藝的角度來看,這枚紀念幣可以說是頗具亮點。因為它采用了隱形圖案雕刻、微縮文字和全齒間隔半齒等防偽技術,讓收藏愛好者能買得放心,藏得安心。這些高超防偽技藝的運用,無疑也大大提升了該枚紀念幣的集藏價值。相信這枚代表著團結、幸福、美滿、和平的草書“和”字紀念幣,能為每位集藏它的藏友實現與之對應的一切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