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錫鬯(1767--1838年),字蒨谷、卣甫,號晴韻館主人。浙江桐鄉人,嘉慶十三年中鄉試,官到嘉應州知州。喜治金石之學,以研究古錢著稱于時,其集古錢始自乾隆五十五年,迄于道光五年,凡三十六年,與當時古錢學家翁樹培、瞿中溶等多人有來往,以富藏古錢為同好所推崇。
金錫鬯年少時,因家道中落,只得奔走南北,靠當塾師掙錢。在此期間,他開始收集古錢。初涉收藏的人,都急欲擴大眼界,在濟南豐潤縣的宋家營,他聽說有一位高姓塾師,收藏有100多種古錢,但這人卻把錢藏得嚴嚴實實,不讓別人看。對于這樣的人,他從心底予以鄙視。后來又到濟南泰安,看到了曲阜顏廣文的藏品。顏廣文倒很大方,不僅讓他一一觀看,還答應了他手募拓本的要求。后來他又見到一位藏錢豐富的人,但這人只許看,不許拓,怕別人摹拓時損壞了他的藏品。
金錫鬯熱衷古錢收藏,每遇古董店必進去搜尋,購買自己沒有的錢幣。后來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時,見到了翁樹培的收藏,眼界大開。當官以后,每到一地,都用心集藏。金錫鬯30余年辛苦所集,共得892品,可見古代錢幣的集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金氏收藏的錢幣中,歷代年號錢略備,以貞祐通寶錢最為珍貴,其它如阜昌重寶和元未龍鳳通寶、天啟通寶以及越南之天興通寶、明德通寶等錢,皆可遇不可求者。道光五年,他將自己歷經36年收集的古錢,“傾囊排次,擬存目錄,合三十余年所收八百九十二品,因述史志舊譜,及他書所載者,輒錄于錢文之左,又取所收錢文度其徑圍,權其輕重,一一詳記。”編成《晴韻館收藏古錢述記》。
《述記》分十卷,卷一至卷四正用、卷五僭竊、卷六外國、卷七未詳、卷八厭勝、卷九古刀布、卷十著錄。該書自周秦至明末,以圜法孔方為主,刀布類僅載數品,附于卷末。書中收錄錢幣審慎,雖多常見品,但無雜偽之弊,引據史籍翔實,時有新說勝義。金錫鬯淹雅宏通,勤于撰述,除《古泉述記》外,還著有《南北史摘證》六卷,《晴韻館詩文集》四卷,《自省錄》二卷。
金錫鬯去世時,將其全部藏品和《晴韻館收藏古錢述記》的書稿贈送給女婿劉喜海,并囑托他將書稿刊刻。這部書稿后為陳叔通所得,卷首有喜海題封面及開雕年月,看來是劉喜海銳意付刻而竟未果,一下子就沉睡了百余年。錢幣文獻學家宗惟得知陳叔通藏有金氏書稿后,請求陳氏將書付印,最終于民國19年(1930年)由中國書店以宣紙影印行世。
金錫鬯收藏的錢幣,最后也有個不錯的歸宿。咸豐八年,劉喜海將金氏藏錢轉贈給呂堯仙,過了二年,再歸于鐵牛老人,其后人將金氏藏錢八百六十三品售于丁福保,丁氏于民國二十五年,將該批古錢捐獻給上海博物館。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4-8/20148784752310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