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鎏金大順通寶錢,為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所鑄,它見證了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的歷史故事。
該錢幣,方孔圓錢,直徑4.2厘米,幣厚0.2厘米,為銅質品。錢面文字“大順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至右而左直讀,錢背穿下“工”。字體渾樸,筆畫挺拔,邊廓精整,品相佳美。錢面錢背均鎏金光。此錢體厚大,優于明錢,制作精細。該幣兩面的包漿自然,質地堅硬,為生坑出土古錢幣,來源于廣西柳州。
大順通寶分小平、折二、多為素背者,亦有背工、戶字錢,還有一種背穿上下川戶二字者,傳世僅見數枚。“工”“戶”字應為工部、戶部分鑄。
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率部攻克成都,旋即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然而好景不長,隨著1646年清軍入關并攻入四川,張獻忠在指揮抗敵戰斗中中箭身亡,短命的大西農民政權也隨之土崩瓦解,歷時兩年的大順政權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大順通寶在歷史長河中也成了曇花一現的短命錢。
大西政權建立后,即頒行《通天歷》,設錢局于大順年間(公元1644~公元1645)鑄“大順通寶”行用。因鑄錢銅材不足,傳說取當地王府古玩器皿和城中寺院銅像充補鑄,因而“大順通寶”銅色優質金黃, 光潤十分精致。除鑄“大順通寶”行用外,還鑄造了“西王賞功”錢,分金、銀、銅三品當十大錢,為西王賞賜有功人員專用幣,存世罕見。
今所見的鎏金大順通寶,屬于什么性質,未曾報道,更加稀少,特共享給大家,供專家學者研究。
鎦金大順通寶背面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8/201387841354517.jpg)
鎦金大順通寶正面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8/2013878413470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