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大題材金銀紀念幣的設計與評審(四)之一 |
發(fā)布日期:13-12-20 08:37:0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丁一 |
自從新中國1979年發(fā)行第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金銀紀念幣以來,經(jīng)歷了許多歷史、政治、體育等重大題材。但要說起這些題材里影響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還是2008年發(fā)行的北京第29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2006年起發(fā)行第一組,2007年發(fā)行第二組,2008年為第三組)。可以說,北京第29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的發(fā)行,極大的震撼了世界,在錢幣界產(chǎn)生了無法超越的深遠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的設計理念 2001年7月,中國申奧成功的喜悅,使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人民徹夜沸騰,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歷史的重任沉重的壓在了中國金幣總公司的肩上,與此相同的還有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首先遭遇到的最大問題,也是和其他中國重大題材金銀幣相同的,這就是全套金銀紀念幣的理念和設計內(nèi)容,包括品種,規(guī)格大小,工藝設置等等。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發(fā)行的金銀紀念幣,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設計師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啟示,對當時的領導階層,也是一個莫大的啟迪。原來,奧運會的紀念幣還可以結(jié)合人文、歷史、民俗來綜合設計。在此之前的紀念幣,尤其是體育紀念幣,全都是從單純圖案逐漸過渡到運動員人物造型,相對單調(diào)些。例如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1952年,以文字為主;第18屆東京奧運會,1964年,以圖案為主;第十九屆墨西哥城奧運會,1968年,開始出現(xiàn)人物造型;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開始出現(xiàn)體育場館鳥瞰圖;第二十一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1976年,開始有建筑港口圖案和古代神話人物造型。自此以后,逐漸由運動員在紀念幣上占主導地位。澳大利亞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設計真正是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全面的將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有機的融合在紀念幣圖案里,我們可以從悉尼2000年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的設計圖案中,領略到澳大利亞的歷史,發(fā)展,珍惜動植物等諸多信息。 鑒于以上內(nèi)容,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設計理念顯得難度更大。因為悉尼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的成功經(jīng)驗在先,無法一味模仿,只能有新的大突破。難!簡直難極了。中國的五千年歷史內(nèi)容這么豐富,有資格在紀念幣上表現(xiàn)的東西實在太多,可以說提出來的每一項都有歷史背景和淵源。期間經(jīng)歷的反復推敲、更改、調(diào)整、總之是多易其稿,才推出最有代表性的三個預選方案。這三個方案比較全面的反映了中國與奧林匹克的結(jié)合,反復比較這三個預選方案,最終又揉合出一套相對集中的文字稿,而且規(guī)定了材料、規(guī)格、品種。此方案最終文字稿,報請中國人民銀行審定批準后,于2003年10月15日在北京釣魚臺賓館,由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李若谷先生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向世界宣布。 精細的工作準備 為使這次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圖稿征集效果更好,2003年,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聯(lián)合發(fā)起舉辦全國巡回講座。根據(jù)地域分布特點,分別在西南地區(qū)的成都市,華南地區(qū)的深圳市,華東地區(qū)的上海市和北京市舉辦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圖稿征集講座。講座的準備很充分,基本上參加各地講座的都是當?shù)仡I域著名的美術院校和藝術設計公司,還包括許多著名的藝術設計大家。在上海地區(qū)的講座會議期間,著名的美國蘭德公司駐東京代表處也派員饒有興趣第參加了會議。他們明確表示,希望能夠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問到他們的理由,他們回答的很直率:每幅畫稿的錄用酬金很吸引人。按當時的物價指數(shù)水平,數(shù)萬元一幅畫稿的報酬,還是很有魅力的。那時候北京的房價也不過均價8000元/平方米,上海更低些。可想而知當時多少設計者躍躍欲試的原因了。單幅設計稿錄用每幅兩萬元,成套采用則更高。 在這次活動中,北京市奧組委市場部的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市場部,剛好為征集奧運會標的設計稿,有一份極有用的專家、藝術家聯(lián)系名冊和藝術院校,設計公司的聯(lián)系方法,這些資料對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舉辦的這次設計講座,有極大的聯(lián)系便利。 超級規(guī)格的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征集活動 2004年2月16日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北京第29屆奧運會金銀幣設計圖稿的截止收稿日期是規(guī)定了的,以截止收稿的當天24點為準,過了24點到了翌日的零點后,就不接受當面交稿了。自中國人民銀行征集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設計稿的公告發(fā)表以后,按常規(guī)有三個月的時間搞設計創(chuàng)作,考慮到春節(jié)因素,時間放寬一個月。因為郵寄的設計圖稿很多,不可能全國各地的設計者都親自來北京交稿件,因此圖稿征集小組特別規(guī)定:郵寄北京的這套奧運會紀念金銀幣設計稿,截稿的時間不受2004年2月16日當日收到的限制,根據(jù)路程遠近,一律以郵戳為準,只要寄出時郵局的郵戳是2004年2月16日之前的,統(tǒng)統(tǒng)有效。 當時正值寒冬,而2004年的初春特別寒冷,春節(jié)放假,美術院校都放假,大家對設計稿的征集抱之希望并不是特別大。到了2004年2月16日夜里23點,正當值班收件的人員感覺不可能再有人來時,奇跡出現(xiàn)了,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冒著嚴寒和大學,鼻子凍得通紅的趕到了中國金幣總公司,趕在截稿之前送達了他們精心設計的這套奧運金銀紀念幣圖稿。這些學生們整個寒假都沒有休息,也沒有回家,都在默默的做貢獻。2004年2月17日0點到了,這次北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設計稿的征集面交作品工作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接下來,就是準備接受來自國內(nèi)外和全國各地的應征設計稿作品。此次征集的畫稿數(shù)量之多,質(zhì)量之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的社會征集效果。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關于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普通紀念幣的設計圖稿征集也在相同的時間和范圍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最后統(tǒng)計結(jié)果,金銀紀念幣設計稿約有數(shù)千幅,普通紀念幣設計稿約有近千幅.因為普通紀念幣只需9幅設計圖稿(正面一幅 背面八幅),而金銀紀念幣需要32幅設計圖稿(正面1幅 背面31幅)正式因為金銀紀念幣的預算品種多,共發(fā)行4年,31個品種,因此壓力相當大。而普通紀念幣預算品種只有8枚,相對壓力減輕不少,無論如何,兩公司領導的壓力都很大。 特別成立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評審委員會 正在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相關部室為登記、選擇、陳列這套紀念幣的圖稿做相應準備的時候,評審的工作及時擺到了議事日程上來。經(jīng)過研究,決定專門成立評審這套奧運紀念幣的評審委員會。 2004年3月,春天的氣息帶來了生氣,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會議室中,一個為這屆奧運會紀念幣初評而成立的委員們頒發(fā)資格證書的會議正在召開。從領導手中接過證書的委員們,都感到壓在身上的歷史重任。這是一個超常的評審委員會,因為此時《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設計圖稿和樣幣評審委員會》同時存在。 評審工作是艱難而辛苦的。委員們連續(xù)幾天在眾多的應征稿件面前推敲、考慮、選擇。好中取好,突出創(chuàng)新,是大家共同的心愿。由于圖稿太多,經(jīng)委員們協(xié)商,為提高評審效率決定進行初審后再進一步評審,要幾個階段的工作逐步推進。面對復雜的圖稿,立意豐富多彩,風格千變?nèi)f化,繪制手段層出不窮,委員們見到如此多的畫稿,都“傻了”。一時真的無從下手,終于有的評委提出,借鑒奧組委評審奧運會會徽的方法,先淘汰一批實在不像樣的低水平畫稿,再進一步評審。于是委員們認真地把握這一標準,仔細的面對稿件圖案的效果,將不能通過的畫稿一一地反轉(zhuǎn)向下,在這些淘汰的圖稿中又經(jīng)評委們集體過目相互探討,最后確定。個別的淘汰圖案有些許設計亮點,經(jīng)評委們集體評議同意“起死回生”參加正式評審。 漸進式評審,確保圖稿設計質(zhì)量 從幾千幅應征畫稿中淘汰一些實在低水平的設計,使得評審委員們的評審強度稍微減輕了一些,下一步進圖到漸進式的評審:先從初審通過的圖稿中每個品種評選出10幅圖稿,這樣又相對集中些了。例如,中國金銀紀念幣的奧運會圖稿根據(jù)31個品種、32個幣面(包括一個正面)就要評審出320幅相關圖稿。中國普通奧運會紀念幣的圖稿共8枚品種9個幣面(包括一枚正面)就要評審出90個圖稿,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從以上每個品種評出的10幅圖稿中再挑選,進入到10進5階段,也就是每個品種只選出5幅相對好的設計圖稿,這樣的話,奧運會金銀紀念幣幣的圖稿應該縮減到160幅,普通奧運紀念幣圖稿應該縮減到45幅,而奧運紀念鈔設計征稿,因為專業(yè)性太強,主要是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內(nèi)部競標,不在此次全國征稿范圍內(nèi),但是也參加委員們的評審過程。從初審淘汰,對全部稿件進行有選擇的翻版,到選出10套圖稿,再進一步選出5套圖稿,圖稿的質(zhì)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集中。離既定的設計目標也更進一步了。從而這次專為奧運會圖稿而組成的評審委員們的歷史職責已經(jīng)完成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銀行系統(tǒng)外參加評審的專家都來自下列單位: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等領導和專家。評審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局長葉英男主持的。 在關鍵的沖刺階段,進行到五晉一的時候,也就是選定最終中標設計稿的時候,實在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貨幣金銀局,決定擴大吸收北京奧組委、國外經(jīng)銷商、生產(chǎn)企業(yè),職能部門的評審委員代表,組成一個共26人的龐大評審隊伍,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力爭選出一個總體滿意,能向全國和世界交代的好的評選結(jié)果。 這次評審是很艱難的,基本上是一錘定音。比較起來從初審到出10套,從10套到5套,相對還好一些,容易些。但是從現(xiàn)有的5套選出設計稿中只選出一套,這個難度和責任就大了。盡管如此,最后的結(jié)果和評審意見還是出來了。 完成定稿期間的花絮 盡管這次北京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的圖稿評審出來了,但是離“正式”使用的要求還遠著呢,真需要認真的修改提高。為此,中國金幣總公司特地臨時組成了兩個專家小組。其一是專家畫稿的修改小組,其二是專家畫稿點評小組。這兩個小組相輔相成,點評小組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專事點評,指出圖稿的不足,修改的意見。修改小組則是直接動手,由專家們根據(jù)專業(yè)的特點親自修改畫稿。使得原始的中標畫稿面目一新,達到使用標準。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