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日前成功發射,圍繞該主題的紀念品已爭相面市。由于此次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蘊涵豐富的時代價值和歷史意義,因此相關的產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而最近幾年,航天題材的收藏已是收藏熱點,此次“嫦娥一號”奔月的成功使得有關航天題材的收藏市場再次升溫。
探月紀念品紛紛面市
為紀念嫦娥一號衛星邁出了奔向月球的第一步,相關部門的紀念產品紛紛面市,其中許多是平民化的收藏品,如紀念封、郵票等。
目前,中國集郵總公司已發行了2枚紀念封。其中,在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后,中國集郵總公司特發行《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紀念封》1枚。而為紀念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向月球,10月31日,中國集郵總公司特發行《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紀念封》1枚。據介紹,隨著“探月”過程的進行,還將在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等幾個關鍵時點配合發行相關紀念封或郵品。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2007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將在探月衛星發射成功后即時發行面值為1.2元的《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但天津集郵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紀念郵票還未面市。因為,按照制定的飛行計劃,“嫦娥一號”衛星的旅程將先后經歷調相軌道、地月轉移軌道、月球捕獲軌道三個階段。期間將實施10次變軌,最終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因此,這套郵票最終什么時候發行,集郵愛好者還要密切關注郵政局網站的公告。
收藏品打出保值增值牌
與郵票、紀念封屬于平民化的收藏品相比,金條、金銀章等貴金屬制品在收藏的同時,還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日前發行了中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紀念章。紀念章每套三枚,一枚為金章,重1/10盎司,成色Au99.9%;兩枚為銀章,重120克,成色Au99.9%。金章正面圖案為古玉龍和腳印組成的半月形,寓意龍的傳人將在月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跡,也象征中國航天事業如巨龍般騰飛,背面為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標志。一枚銀章正面圖案為美麗的嫦娥奔月形象圖,背面為我國航天事業起步工程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另一枚銀章正面為嫦娥一號太空運行路線圖,背面圖案為我國航天事業第二階段標志工程神舟六號及兩名宇航員成功返航的情景。這套紀念章限量發行10000套,每套均有絕版編號。為防止盜版,紀念章證書設有防偽標志。
中國國家博物館藝術品開發中心近日監制發行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紀念金條。每套“嫦娥一號”金條含兩根25克AU9999金條,每套金條都有唯一限量編號,全國共計發行2007套。第一根金條精雕象征中華民族的萬里長城、五星紅旗和“嫦娥一號”在太空飛行的姿態;第二根金條雕刻有嫦娥奔月的傳統神話圖案。金條的背面雕刻的是“嫦娥一號”在太空的運行圖。據國博的上海特約經銷商透露,認購金條還將獲贈“嫦娥一號”鍍金模型一套。該模型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監制,依據實際模型圖紙按1:30比例微縮制成,同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航天題材收藏升值空間打開
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在收藏市場,航天題材的紀念幣和紀念郵票早已成為市場熱點。此次“嫦娥一號”奔月的成功使得有關航天題材的收藏市場再次升溫,大大激發廣大收藏愛好者對相關藏品的收藏興趣,航天題材的紀念章和其他藏品的升值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有關專家也指出,回眸美國、俄羅斯等航天收藏的發展歷程,無不與其航天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對于廣大中國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收集航天收藏品正逢其時。
業內人士指出,早在2003年10月,國家郵政局就發行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其小版張曾一度漲到100元左右,漲幅高達600%;為了紀念航空工業45周年發行的兩枚紀念銀幣,近期的價格也漲了三成左右;楊利偉乘“神五”邀游太空的紀念幣價格則上升了五成多。從“神一”到“神六”的成套編號門票,民間市場價已被炒到15萬元。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后,相關紀念品相繼問世。專家指出,對于紀念品收藏者以及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就是其附加值,通俗地說就是其售價與自身材質之間或者與一般的普通品之間價格有多少差距,這個價格反映的就是制造商所設定的這項重大事件的附加值。
寫于2007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