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集在瀏覽貼吧的時候發現,吧友們對錯版幣的討論那叫一個激烈,畢竟誰有1張錯版幣,誰就離一夜暴富不遠了~
不過,問題來了,你手里的是真正的錯版幣嗎?
其實每逢新鈔發行,市場上都會涌現出一堆關于錯版幣的新聞,比如70鈔:
一直以來,大家對“錯版”的熱情都十分高漲,而在錢幣交易市場上也不乏錯版幣的身影。但,這些錯版幣是真的錯版嗎?
其實,官方一直在聲明人民幣中所謂的“錯版”是不存在的。目前市場上出現有變色、漏印、倒印、水印倒置等的“錯版”幣,絕大多數都是不法分子人為采用化學褪色、挖補、改刻等手段偽造出來的。
為此,專業人士總結了一些人造“錯版幣”的方法:
連體鈔裁剪
可裁剪出福耳、偏移等效果。尤其需要留意連體鈔專用的冠號,如EE、EF、BJ開頭的人民幣。

熒光工具造水印
使用隱形筆等熒光顏料人造水印,比如之前網友“自制”的關于建國70周年鈔的假象熒光。

挖補、折白
常出現在“倒置”上,如文字倒置——將紙幣中心的“壹佰”“伍拾”大寫改成倒置;水印倒置——將紙幣中的水印暗像改成倒置。
將需要的圖案切出來,再倒著粘上去即可,使用工具可見明顯裁切痕跡。
同樣地,“折白”也可以造出來,切出需要留白的形狀后,貼上其他鈔票上的白紙。
化學藥品處理
可以做出變色、漏色、錯色效果。
(圖源:錯版人民幣吧)
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錯版幣”,官方定義為“殘次品”,數量確實非常稀少。
據專業人士了解,錯版人民幣有以下特點:
1、當國家規定了某一品種的標準,并有標準品(例如現行人民幣),發行后發現有個別異類,或漏印或顏色變異、或多了一截等,可稱為錯版。
2、有些品種發行后會出現文字類錯誤,或多橫或少豎,或筆體不清,或與LOGO相異,或英文字母錯誤。
這些錯版出現的概率極低,當收藏者發現這種錯版時,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將辨別真偽擺在第一位。最好的辦法是向銀行或專業平臺鑒定。